2025年秋,长春地铁5号线建设进入“最后冲刺”——9月全线盾构隧道洞通,10月首座附属出入口完工,目前16座车站主体封顶,正全力推进装修与机电安装,预计年底轨通、2026年初电通,下半年即可正式迎客!这条耗资超200亿、筹备5年的“西南-东北大动脉”,不仅是全城盼的“换乘王”,更将重塑城市出行与发展逻辑。
![]()
最新进展:关键节点全部达标
自2020年8月开工以来,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始终保持“高标准推进”节奏。线路全长19.657公里,全地下敷设、设18座车站,其中8座换乘站的配置,使其成为长春唯一能衔接全部既有及在建线路的“地下枢纽线”。
建设中,项目团队攻克多项硬核难题:湖西路站至工农大路站区间,作为长春首个小净距重叠始发盾构隧道,130米重叠段最小净距仅1.9米,且穿越主城管线密集区,最终通过精准监测实现“零事故、低沉降”贯通;鲁家屯车辆段目前已进入信号系统调试阶段,后续冷滑、热滑测试将随电通同步启动,通车前各项准备工作按时间节点稳步落地。
![]()
线路解码:4区18站,串起商圈、公园与产业高地
地铁5号线以西南枢纽站为起点,东至东大桥站,斜穿高新区、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四大核心区,将产业、商业、生态、交通资源“一线串联”,全程仅需40分钟,较地面交通耗时缩短近半。
核心站点精准对接城市资源:
西南枢纽站(起点):衔接规划公交场站,成为高新区产业人群集散“门户”;
硅谷广场站:换乘在建6号线,打通硅谷大街产业带与主城通勤通道;
南湖广场站:换乘在建7号线,步行可达南湖公园,生态休闲一键直达;
湖西路站:近长影旧址博物馆,未来换乘规划10号线,文旅出行更便捷;
文化广场站:换乘2号线,辐射周边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通勤双便利;
人民广场站:换乘1号线,紧邻核心商圈,串联欧亚商都、这有山等消费地标;
东大桥站(终点):换乘4号线,衔接二道区生活圈与东部交通网络。
全线覆盖30余个成熟社区,从高新技术园区到老牌商圈,从城市绿肺到交通枢纽,真正实现“一站直达需求地”。
![]()
通车意义:不止是通勤革命,更是城市升级加速度
对市民而言,5号线的开通将彻底终结跨区出行“多次换乘”的痛点,预计日均客流达25万人次,上班、上学、出游的时间成本大幅降低;对城市来说,线路将分流人民大街、解放大路三成以上车流,缓解主城交通压力,同时加速高新区产业资源与老城区商业活力的双向流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条“全换乘线路”将打破区域壁垒,让不同城区居民共享优质资源——高新区的上班族能快速直达核心商圈,老城区的居民能便捷奔赴南湖吸氧,城市发展的公平与温度在此彰显。
从规划蓝图到隧道洞通,从站点封顶到设备调试,长春地铁5号线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全城目光。当粉色标识的列车穿梭地下,它承载的不仅是市民对便捷出行的期待,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2026年,让我们静待那声鸣笛,见证长春迈入“全域畅联”的新征程!
你最想坐5号线去打卡哪里?是逛红旗街商圈,还是去南湖公园散步?评论区分享你的出行清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