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rchgo建筑网(ID:archgocom)
本文已获得授权
![]()
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天府人居馆是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展馆之一。该馆坐落于缓坡地势上,设计灵感源自成都的文化遗产和地理环境,运用圆形屋顶塑造建筑形态,并构建游客体验。
这座低矮的展馆并非主宰景观,而是与地形融为一体,通过相互交错的庭院组织功能,彰显了成都人聚会和共享仪式的传统。
![]()
圆形是天府人居馆设计理念的核心,它体现了成都的文化特色及其位于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圆形几何图形——常见于公共餐饮、茶道和传统民居布局——被重新诠释为构建动线、划分活动区域的建筑手法。
设计由三个相互交叠的环状结构组成,每个环状结构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面貌:庭院、荷塘和竹山。这些形态营造出沉浸式环境,既参考了家庭尺度,又借鉴了景观类型,将人们熟悉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当代场景。
![]()
庭院作为标志性元素,将成都天府人居馆打造为川西民居生活的典范。在这里,空间布局提供了一系列体验——观看、聆听、品尝和攀爬——将文化传统与清晰的建筑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扇形展厅由钢框架支撑,可灵活配置以满足未来的使用需求。展厅天花板借鉴了四川竹编的工艺,通过折叠铝板以连续的纹理连接室内外空间。
毗邻展厅的双面舞台为川剧和叙事提供了平台。其开放式设计将表演延伸至庭院,方便观众在室内或室外聚集。沿着庭院边缘,仿照成都历史悠久的鹤鸣茶馆,设有竹制框架茶室,为游客提供小憩、品茗和观看表演的机会,强化了庭院的社交和冥想功能。一条缓缓倾斜的小径沿着环形边缘蜿蜒而上,引导游客登上屋顶长廊,饱览场地全景。
![]()
水作为荷塘的第二个定义元素,映衬着成都乡村景观的农业和文化意义。一条细长的步道横跨水面,在不断变化的光线条件下,创造出观察荷塘的有利位置。
造型独特的荷叶造型漂浮平台,作为用餐区,游客可以在此聚餐享用火锅,将公共空间生活的主题延伸至水景之中。荷塘既是象征意义的象征,也是实用环境,彰显了成都将食物、水和社会仪式联系在一起的传统。
![]()
池塘之外,展馆延伸至山坡,竹林和小旅馆营造出一个静修般的环境,旨在展览结束后长期使用。竹子作为文化象征和生态材料的融合,强化了场地的地域特色。客房面向茂密的绿坡,将森林地形的景观尽收眼底。
下方,一条溪流蜿蜒而下,滋养着一系列室外游泳池和室内温泉,可供全年进行沐浴活动。这些元素赋予展馆持久的功能,使其成为成都文化和生态旅游的目的地。
天府栖居展馆通过其相互交织的几何形状,将圆形的抽象主题转化为建筑形式。每个功能区域——庭院、荷塘、竹山——都象征着成都独特的传统。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信息:
名称:天府栖居展览馆
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地点:中国成都
摄影:© Arch-Exist | @archexist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archgo建筑网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