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白桥镇坚持以“五大先锋”工程为统领,持续建设“红扬白桥”党建品牌,将“党建+直播”作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红色直播间”,让党组织服务延伸到“屏幕前”。
![]()
从“触网”尝试到乡村新名片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村老人自己种的南瓜,外形饱满匀称,煮粥特别香!”近日,在郑蒲港新区白桥镇周贵仕村的直播间里,村党总支书记祝孝笑正手捧南瓜,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家乡特产。镜头前,摆放整齐的土鸡蛋、菜籽油、马齿苋等农产品琳琅满目,屏幕上的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作为典型的劳务输出大镇,白桥镇常年有近三万名中青年在外经商、务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儿童。“以前村里老人种的蔬菜、养的家禽,要么自己吃,要么在镇上集市零星售卖,遇到行情不好,不少农产品都烂在了地里。”祝孝笑十分感慨,与此同时,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对家乡的政策变化、发展动态也知之甚少,“有村民反映,孩子在外地想了解家乡的医保政策,只能靠打电话反复问,既麻烦又说不清楚。”
从“土”干部到“云”专家
随着互联网直播业态的蓬勃兴起,新区看到了破解难题的新路径。今年年初,决定在周贵仕村、大许村率先开展“直播助农+政策宣讲”试点,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为村干部赋能。3月上旬,组织10名村干部前往当涂县学习直播运营技巧,从账号搭建、脚本撰写到产品展示、互动技巧,逐一跟班学习;4月中旬,又邀请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商专家进村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指导拍摄剪辑、流量运营、售后服务等实操技能。
“刚开始面对镜头,紧张得话都说不完整,一场直播下来,手心全是汗。”大许村村干部常月笑着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练习,如今她已能熟练地在直播间宣讲政策、推销特产。在大许村前不久开展的医保政策宣讲直播中,常月和同事们提前梳理了村民最关心的缴费标准、报销比例、异地就医备案等热点问题,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的方式,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独生子女家庭参保有什么补贴?”“老人行动不便,怎么线上缴费?”面对网友的提问,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这场长达3.2小时的直播,吸引了6.1万观众在线观看,收获3.4万次点赞,累计解答群众疑问1000余条,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在评论区留言:“这样的政策宣讲太及时了,在家就能把事儿弄明白!”
![]()
从“流量”变“留量”
如今,直播已成为新区连接内外的重要纽带。目前,白桥镇周贵仕村累计开展直播120余场,帮助村民销售土鸡蛋、鸡鸭鹅和新鲜蔬菜等农产品总值超过11万元,带动3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村民李天蓝奶奶家腌制的油菜苔,以往每年只能卖出一小部分,今年通过直播间,不仅全部售罄,价格还比往年高了近10%。“多亏了村干部帮我们直播卖货,现在再也不愁销路了!”李天蓝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除了助农增收,直播间还成了在外乡亲的“情感驿站”。大许村村委会的抖音账号每天都会收到10余条私信,有咨询家乡发展规划的,有反映家中老人生活需求的,还有分享在外打拼故事的。“前两天,在上海打工的村民小李给我们发私信,说想了解家乡的创业扶持政策,打算明年回来开个农产品网店。”大许村党总支书记王亦龙说,他们第一时间将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政策整理好发给小李,并邀请他加入家乡创业交流群,为他对接资源。
“直播惠农对村党总支书记而言是全新挑战,但几个月运行下来,我们收获了网友好评、粉丝点赞和群众认可。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深耕,把这项工作抓深抓细抓实,让直播流量真正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乡村治理的新动能、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对于乡村直播的未来发展,白桥镇党委书记黄继沐信心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