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来养老,老公警告不准收伙食费,我罢工三天,他崩溃了
我今年42岁,和老公建军结婚15年,儿子乐乐上小学。
日子就像一杯温水,不冷不热,但也算安稳。
直到半年前,乡下公公突发脑溢血走了,只剩下婆婆一个人。
建军是孝子,当即决定把婆婆接来城里跟我们一起住,给我养老。
我没意见,公公走得突然,婆婆一个人在老家确实孤单,做儿媳的,该尽的本分我懂。
我特地请了一天假,把家里次卧收拾得干干净净,换上新的床单被套,还去超市买了一堆婆婆爱吃的菜。
忙活了一天,晚上建军下班回来,把我拉到阳台。
他给我点了根蚊香,然后压低声音说:“我妈明天就来了。”
我点点头:“知道了,都准备好了。”
“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清楚。”建军看着我,表情很严肃。
“你说。”
“我妈苦了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她来咱家,是来养老的,不是来受气的。”
我听着这话有点不对味,但还是说:“我知道,我会好好照顾妈的。”
建军加重了语气:“我的意思是,你别跟她提钱的事,一分伙食费都不准要。我们养她是天经地义的。”
我愣住了。
我们家经济情况很普通,我俩工资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每个月房贷车贷、孩子补习班,开销不小,本来就存不下什么钱。
多一个人的开销,不是小数目。
我说:“建军,咱家情况你不是不知道。妈过来,我肯定好好照顾,但生活费……”
他直接打断我:“别跟我说钱,我妈把我养这么大,现在给她养老,你还算计伙食费?传出去我脸往哪搁?”
他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砸在我心上。
“我不是算计,是……”
“行了,就这么定了!”他摆摆手,转身进了客厅,好像我是个多不懂事的恶媳妇。
我站在阳台上,晚风吹得我有点冷。
第二天,婆婆来了。
大包小包的,都是些土特产。
我笑着接过东西,给婆婆倒水,安排她住下。
婆婆是个老实人,有点拘谨,不停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说:“妈,说这话就见外了,这就是您自己家。”
建军在旁边看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日子就这么开始了。
我每天下班,跟打仗一样冲进菜市场,想着法子给婆婆做她爱吃的软烂饭菜。
我们平时吃得简单,婆婆来了,我天天都得三菜一汤,荤素搭配。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家里的开销直线上升。
以前一个月买菜一千五,现在两千五都不够。
我跟建军提了一句,他眼睛一瞪:“怎么,心疼了?我妈能吃多少?”
我只能把话咽回去。
不止是钱,还有精力。
婆婆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有时候会把酱油当成醋,洗衣服也分不清颜色,把我好几件白衬衫都染花了。
我什么都没说,自己默默重新洗,或者干脆扔掉。
儿子乐乐做作业,婆婆心疼孙子,总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还时不时进去送水果、递牛奶,乐乐的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
我跟婆婆提过两次,让她小点声,婆婆嘴上答应着,过一会儿就忘了。
建军知道了,又怪我:“我妈在乡下习惯了,你多担待点不行吗?对一个老人那么苛刻干什么?”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受气包,里外不是人。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上个星期。
我发了工资,给家里交了水电费,给乐乐交了补习费,还了信用卡,口袋里就剩几百块钱了。
那天晚上,我看见建军偷偷塞给婆婆五百块钱。
他对婆婆说:“妈,这是你的零花钱,想吃啥就自己去买,别跟小林客气。”
婆婆推辞着不要,建军硬是塞进了她口袋。
等婆婆回了房间,我问建军:“你哪来的钱?”
他一脸不耐烦:“我自己的钱,怎么了?”
我说:“你给你妈零花钱我没意见,可家里的菜钱快没了,你知不知道?”
建军说:“你那不是还有几百吗?先用着,等我下个月发工资再说。”
我看着他,突然就笑了。
我的钱是家里的,他的钱是自己的。
我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在他眼里都是应该的。
那一刻,我真的累了,心也凉了。
第二天,我照常上班。
下班后,我没去菜市场,直接回了家。
换了鞋,我就在沙发上坐下了。
乐乐放学回来,扑过来:“妈,我饿了,今天吃什么?”
我摸摸他的头:“等爸爸回来做饭。”
乐乐很惊讶:“爸爸会做饭吗?”
我说:“他会的。”
七点,建军回来了。
一进门就嚷嚷:“怎么黑着灯?饭呢?”
我指了指厨房:“锅在那,米在那,你自己做。”
他愣住了:“你什么意思?罢工啊?”
我看着他,很平静地说:“没钱买菜了,做不了。”
“胡说!我不是让你先用你那几百吗?”
“那是我下个星期的饭钱,现在用了,下个星期我们娘俩吃什么?”
建军气得脸都红了,指着我说:“你……你就是故意的!”
说完,他气冲冲地进了厨房。
十分钟后,厨房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还伴随着他的咒骂。
最后,他煮了一锅糊了的米饭,炒了一盘咸得发苦的青菜。
婆婆和乐乐吃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
建军自己也吃不下去,最后叫了外卖。
第二天,我依旧没做饭。
下午,我接到建军的电话,他几乎是在吼:“你为什么没去接乐乐!”
我说:“我今天加班,走不开。你不是在家吗?你或者妈去接一下不行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然后挂断了。
晚上我回到家,家里一片狼藉。
外卖盒子堆在桌上,脏衣服扔了一沙发,乐乐的作业本摊了一地。
建军和婆婆坐在沙发上,脸色都不好看。
第三天,我还是老样子。
家里彻底变成了垃圾场。
建军崩溃了。
他冲到我面前,眼睛通红,声音都哑了:“你到底想怎么样?你非要把这个家拆了才甘心吗?”
我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建军,这个家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上班,你也上班。我下班要做饭、要辅导孩子、要打扫卫生。现在还要照顾妈。我不是铁打的。”
“你让我别跟妈要伙-食-费,好,我没要。那你告诉我,钱从哪里来?你让我多担待,好,我担待了。那你担待了什么?”
建军不说话了。
这时候,婆婆从房间里走出来。
她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走到我们面前,打开,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一沓钱。
她把钱塞到我手里,看着建军说:“儿子,你太让妈失望了。”
“小林是你的媳妇,不是你家请的保姆。我来这里,是想看你们好好过日子,不是来看我儿媳妇受委屈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我明天就回老家,我还有点积蓄,一个人过得挺好。你们的日子,你们自己过吧。”
建军慌了,一把拉住婆婆:“妈,你别走!”
我也赶紧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想赶您走。”
婆婆拍了拍我的手,叹了口气:“好孩子,妈知道你委屈。建军,你记住,家是两个人的,你不疼她,谁疼她?”
那天晚上,建军跟我道了歉。
他说他错了,他总觉得他是男人,就该在外面打拼,家里的事都该我来做,他没想过我有多累。
从那以后,家里的气氛变了。
婆婆坚持每个月给我两千块生活费,她说:“我出钱,你出力,这样才公平。”
建军也像变了个人,下班就钻进厨房,学着做饭,虽然还是做得不好吃,但他在努力。
周末他会主动打扫卫生,辅导乐乐作业。
家务活有人分担,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人到中年才明白,家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两个人的港湾。
好的婚姻,不是理所当然地索取,而是心甘情愿地分担。
一味地忍让和牺牲,换不来尊重和体谅,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有时候,适当的“罢工”,不是为了争吵,而是为了让对方看见你的付出,和你的底线。
朋友们,你们说对吗?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夫妻之间应该怎么分担才算公平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