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在PD-1抑制剂失效后生存期仅剩6~9个月,当宫颈癌患者经历多线化疗仍面临70%的复发率,当肺癌靶向治疗因基因突变陷入耐药僵局——实体瘤的"治疗天花板"正吞噬着数百万患者的希望。传统疗法在肿瘤异质性与免疫抑制微环境前屡屡受挫,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战场折戟沉沙,医学界亟需一把刺穿黑暗的新武器。
而2024年2月,FDA加速批准全球首款TIL疗法Amtagvi上市,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带来31.4%的客观缓解率和5年长期生存曙光,标志着实体瘤治疗正式迈入细胞免疫新时代!这项从患者自身肿瘤组织中"精准征兵"的技术——通过提取、扩增数十亿量级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再以"免疫大军"之势回输剿灭癌细胞——正以"源于肿瘤、靶向肿瘤"的天然优势,在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顽固堡垒中撕开裂口。
超11年完全缓解!TIL联合DC疗法将黑色素瘤客观缓解率提升至50%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提升TIL疗法效果的策略,其中TIL与树突状细胞(DC)的联合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将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显著提升了临床疗效。近期,一项发布于《J Immunother Cancer》杂志上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TIL和DC的组合疗法联合疗法对23例≥12岁的局部晚期III/IV期(皮肤、黏膜或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提升潜力。
![]()
截图自《J Immunother Cancer》官网
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10例接受TIL单药治疗,8例接受TIL+DC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疗法疗效更优:
客观缓解率(ORR):TIL单药组为30% (3/10),TIL+DC组达50% (4/8)。在18例可评估患者中,联合组ORR高出单药组20%。联合组中1例患者获得持续超137个月(约11.4年)的完全缓解(CR),另有3例获部分缓解(PR)(缓解持续2、7和8个月)。
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随访2.2年,全队列中位PFS为0.34年。TIL+DC组中位PFS(0.49年)较单药组(0.26年)延长近1倍。联合组2年PFS率为13%。
总生存期(OS):全队列中位OS为2.6年。单药组中位OS(4.1年)长于联合组(2.0年)。2年OS率:单药组58% vs 联合组50%。两组安全性均良好。
该研究表明,DC疫苗与TIL的联合应用增强了抗肿瘤应答(尤其体现在更高的ORR和延长的PFS上),并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一例持续超11年的完全缓解典范病例。
目前无癌家园有TILs免疫细胞临床试验正在招募中,急招黑色素瘤患者,除此之外,也招募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实体瘤。
有意向的患者若想参加可整理出完整的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出院小结等再致电无癌家园医学部(400-626-9916),详细评估病情。
转移灶缩小32%,国研TILs疗法GC101在治疗黑色素瘤中显奇效!
近日,我国某院一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成功完成了GC101 TIL细胞疗法细胞回输,且仅治疗一周期,患者体内的肿瘤就已经缩小了31.8%,总体疗效评价为PR(部分缓解)。
此次临床研究的再次印证了,GC101在患者体内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不仅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标志着中国在TIL疗法领域的领先地位!
患者林先生(化名)确诊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历经多次治疗肿瘤仍持续进展。恰逢GC101临床试验启动,他因符合PD-1抗体治疗失败、存在可取材病灶、身体状况耐受微创手术等关键入组标准,在得知这是“用自己的免疫细胞抗癌”的创新疗法后,与家人立刻决定加入GC101 TIL临床试验。
治疗团队通过微创手术获取其肿瘤组织,成功在实验室扩增出数百亿级TIL细胞。区别于传统疗法,GC101采用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羟氯喹片+信迪利单抗),无需高强度清淋化疗及回输后IL-2注射。治疗过程中林先生仅出现轻微发热且迅速恢复,无明显剧烈反应。
一周期治疗后复查显示,其体内肿瘤显著缩小31.8%,总体疗效评价达到PR(部分缓解),不仅为其带来生机,也为晚期黑色素瘤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历经多种疗法后束手无策,TIL治疗8个月让黑色素瘤患者重返生活
来自嘉定的王女士其左肘处的黑痣自小相伴,一直未引起重视。直到五年前,这颗黑痣悄然发生变化,不仅快速增大,还长出了直径达 2 厘米的硬块,触碰时伴有痛感。随着时间推移,黑斑表面破溃、渗出,疼痛愈发剧烈。经医院全面检查,王女士被确诊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且癌细胞已发生多处淋巴结转移。此后,她开启了漫长的治疗之路,先后接受多次手术,术后还经历了 PD-1 抗体治疗、化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NK 细胞治疗等多种疗法。其中,化疗带来的强烈副作用让她痛苦不堪,几次化疗后,仅仅走到医院门口,就感到浑身不适,甚至一度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转机出现在 2022 年。王女士获悉了GC101 TIL 疗法治疗实体瘤的免费临床试验,抱着一线希望,她选择参与其中。令人惊喜的是,单次 TIL 细胞回输6周后,肿瘤生长的步伐仿佛被按下暂停键。后续定期随访检查显示,肿块持续缩小。
经过8个月的治疗,王女士顺利重返工作岗位。如今,她手臂上的肿块已完全消失,生活回归正常。治疗王女士的肿瘤内科主任表示,目前她的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影像检查显示病灶已无代谢活性,生存质量显著提升,生存期也明显延长,这充分证明了君赛生物 TIL 疗法的有效性。
肿瘤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需密切关注身上痣的变化,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尤其是长在手掌、足底、腰部等易摩擦部位的痣。同时,做好防晒工作至关重要,紫外线是黑痣恶变的重要诱因之一。建议在户外活动时避免长时间暴晒,外出可通过涂抹防晒霜、佩戴帽子、撑遮阳伞等方式进行防护。
TILs疗法——黑色素瘤的希望之光
黑色素细胞是存在于皮肤基底表皮、软脑膜等处的色素生成细胞,此类细胞一旦发生恶性增殖,则可形成黑色素瘤。其中,侵袭性黑色素瘤发病率虽然仅占皮肤癌的1%,但却占皮肤癌死亡人数的80%以上。
TILs疗法能识别多种靶向肿瘤相关抗原或未知抗原,克服实体瘤的异质性和免疫逃逸属性,是治疗黑色素瘤等高突变率实体瘤的有效策略,尤其适合于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
![]()
TILs疗法对黑色素瘤的治疗可以追溯到1988年,20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TILs治疗后,40%~60%的患者肿瘤消退,并持续2~13个月。
现阶段的研究显示,TILs疗法在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方面,客观缓解率(ORR)可达到36.0%~70.0%,多例患者甚至达到完全缓解。此外,TILs疗法在抗PD-1耐药的黑色素瘤患者中,也有较好的效果,30%~40%的肿瘤可达到消退。
好消息是,TIL疗法已于2024年2月16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首个用于治疗免疫或靶向治疗失败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细胞疗法,代表了抗击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的重大进步。
与CAR-T、TCR-T的不同的是,TILs细胞相当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前线士兵,具有低脱靶毒性及优越的肿瘤病灶浸润能力,可被招募到肿瘤部位直接对抗肿瘤,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全球已经开展了TILs疗法针对转移性黑色素瘤、鼻咽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胆管癌、复发性或难治性卵巢癌、骨肉瘤、宫颈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脑胶质瘤、胸膜间皮瘤等多种实体瘤的临床试验,TILs疗法在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方面都展现出了临床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