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小刘啊,真是太谢谢你了,这医保缴费和养老认证的事儿,没让我跑一趟就全办妥了!”家住彬州市城关街道东街社区廉租房小区的独居老人陈奶奶紧紧握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近日,东街社区聚焦困难、低保、独居、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开展“入户式”便民服务,将医保代缴、养老认证与智慧助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用贴心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摸排,把服务送到“心坎上”
“大爷,您的身份证拿好,我们先帮您核对信息,马上就能完成养老资格认证。”社区干部小田一边轻声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手机进行人脸识别核验。为确保服务不漏一人,社区与物业及业委会提前沟通,了解情况,梳理出辖区内行动不便、无亲属照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名单,逐一标注基本情况与服务需求,建立“一人一档”的帮扶台账。
![]()
多维帮扶,破解“办事难”与“数字愁”
“以前总担心错过认证领不到钱,现在社区上门帮忙,心里踏实多了!”刘爷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除了养老资格认证,医保缴费也是老人们关心的重点。社区工作人员不仅现场讲解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报销政策,还用“大白话”算清“保障账”,用“零跑腿”服务解决了老人的实际难题。
针对老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东街社区还同步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社区干部手把手指导老人操作智能手机,从解锁屏幕、连接WiFi,到线上挂号、视频通话、查询社保信息,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演示。“现在我不光能自己看医保缴费记录,还能天天和外地的孙子视频呢!”刚学会视频通话的李大爷难掩兴奋。
![]()
常态长效,织密民生“保障网”
“这些服务不是一阵风,我们要让老人随时需要、随时能找到依靠。”东街社区负责人表示,社区已将养老认证、医保代缴等服务纳入常态化工作,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政策解读,以及每周通过“群众小喇叭”向老人播放政策,为老人提供持续帮扶。从一次上门服务到全方位保障,从解决单个难题到构建服务体系,社区用点滴温情筑牢老年群体的幸福底线。
“小服务”连着“大民生”。这场入户服务行动,不仅破解了特殊老人的办事难题,更让“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落地生根。正如一位社区干部所说:“能让老人们少些麻烦、多些安心,我们的奔波就特别有意义。”(刘春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