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截至今年4月初,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突破4亿大关。
这意味着,几乎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投身于户外运动。
从都市公园到乡野山间,从专业赛事到日常锻炼,户外运动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爱好,而是成为了今天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股热潮背后,不仅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更是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新机遇。
01 户外运动,何以成为全民新宠?
说起来,中国户外运动的爆发其实有迹可循。
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健康前所未有的重视;都市人渴望逃离钢筋水泥,亲近自然;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让飞盘、骑行、徒步、露营这些活动迅速破圈。
![]()
数据显示,25-34岁的年轻人是户外运动的绝对主力,他们既要健康,也要社交,还要好看的朋友圈照片。
这股热潮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运动场地正在从专业场馆“下沉”到每个角落。以前大家觉得专业的运动场地只属于体育馆,现在却成了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甚至小区空地的标配。
我们参与的很多户外健身场地项目都是如此。原本只是普通的公园休息场地,升级为专业健身场地后,周末一天的人流量能达到上万人次。
![]()
畅森案例 | 安徽某公园健身场地
这种变化对场地提出了新要求:既要专业,又要安全,还要融入自然环境。
02 户外场地升级,正催生一个超级市场
户外运动火爆的背后,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
2024年中国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达9700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滑雪场、冰场。2024-2025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达2.56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去过滑雪场。
![]()
路跑和骑行同样热度不减。2024年,中国田协认证赛事参赛规模超700万人次,参赛者年度消费总规模达168亿元。截至2024年底,中国自行车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运动场地建设正在成为一个百亿级的新蓝海。越来越多的市政项目、景区升级、社区改造,都把专业运动场地作为标配。
![]()
畅森案例 | 安徽某公园体育运动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运动地面的理解也在升级。比如塑胶跑道不再只是学校的标配,而是遍布各类公园和滨水步道;
悬浮拼装地板不再局限于体育场,而是出现在社区活动区、户外健身区;硅PU地面因为其出色的耐候性和环保性能,成为户外网球场、羽毛球场甚至匹克球场的首选。
![]()
畅森案例 | 杭州某公园匹克球场
03 运动“基础设施”,藏着三个新机会
在这场户外运动的基础设施升级中,我们发现了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向:
一是“专业化+”趋势。 现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越来越懂行,他们不再满足于“有块空地就行”,而是要求符合专业标准的场地。比如同样是篮球场,专业的地板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冲击吸收和反弹性能,有效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二是“环保+”需求。 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户外运动场地建设的每个环节。我们在做项目时,特别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能和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像户外运动场地常用的硅PU材料,不仅在耐候性、抗老化性能上表现优异,更重要的是其原材料和施工过程都符合绿色环保标准。
三是“场景融合”创新。 户外运动场地正在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在我们参与的许多项目中,都把运动场地做得更加美观、更加实用——既能健身,也可以休息、玩耍,这种“一场地多用”的思路,正好契合了时下流行的城市更新理念。
![]()
畅森案例 | 山东某体育公园
说起来,我们在这个行业深耕十余年,最大的感受是:户外运动的爆发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变革。
从我们参与的项目就能看出来:早年主要是学校体育场,后来是体育场馆的专业地板,现在则是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空间——社区健身角、滨江骑行道、山顶观景平台、森林徒步道……
每次看到我们参与建设的场地上,孩子们在奔跑,年轻人在打球,老人们在散步,就会觉得,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场地建设,更是在为这份健康快乐保驾护航。
户外运动的热潮还在继续,这场关于健康、关于快乐、关于生活方式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