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去世三年,要是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翻个身。毕竟他生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政治豪门”形象,会被妻子安倍昭惠用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搅得议论纷纷。从日本富士山到中国黄山,从神社参拜到酒馆开业,这位前首相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彻底放飞自我,成了日本舆论场里争议不断的“话题女王”。
![]()
一、抚恤金去哪儿了?前首相遗孀的“环球打卡”账单
在日本,前首相遗属能享受的待遇不算低。按照政府规定,安倍昭惠每月能领到数十万日元的抚恤金、养老金和各类津贴,这笔钱本应用来维持家庭生活,尤其是照顾安倍晋三年迈的母亲。但现实是,她只给了婆婆“象征性的生活费”,大部分资金都成了自己的“旅行基金”。从社交媒体晒出的照片看,她的行程堪称“环球观光指南”:在黄山打卡奇石云海,在法国逛艺术展,在东南亚寺庙参拜……每张照片里,她不是笑容满面地举着相机,就是和当地民众亲切合影,活脱脱一个“退休老干部式旅游博主”。
有人算了笔账:一次跨国旅行的机票、住宿、餐饮少说也要上百万日元,而她一年要飞好几趟。这些钱从哪儿来?除了公开的抚恤金,她还开了家叫“昭惠夫人”的私人酒馆。这家店开在东京寸土寸金的地段,客源神秘,不少人猜测她是在利用安倍晋三的名气“变现”。支持者觉得这是“女性独立搞事业”,反对者却骂她“吃相难看”——毕竟酒馆名字直接绑定丈夫的政治遗产,怎么看都像是在消费逝者。
![]()
二、从“低调陪衬”到“高调主角”:安倍昭惠的“叛逆人生”
其实,安倍昭惠的“不按常理出牌”早有苗头。安倍晋三在世时,她就对政治圈那套不感兴趣,反而痴迷民间宗教、环保艺术,甚至跑去参加小众音乐节。当时安倍晋三对她的“非主流”爱好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出于夫妻情分,或许是不想让家事影响政治形象。但他大概没料到,自己去世后,妻子会把这种“叛逆”放大到国际舞台。
以前当“第一夫人”时,她的活动还得顾忌丈夫的政治立场,如今没了束缚,她彻底放飞了。今天去寺庙烧香祈福,明天去美术馆办环保展览,后天又跑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但所谓的“交流”到底干了啥?没人说得清。日本媒体跟拍过她的一次“文化之旅”:在法国某小镇逛了三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咖啡馆晒太阳、买纪念品,唯一沾点“文化”的活动,是和当地小学生一起画了幅画。这种“旅行式社交”让网友吐槽:“与其说是传播‘安倍精神’,不如说是打着旗号满足个人兴趣。”
![]()
三、日本社会吵翻了:她是“独立女性”还是“败家媳妇”?
安倍昭惠的争议,本质上是日本社会对“前第一家庭”的认知撕裂。支持者觉得她打破了“遗孀必须低调守节”的传统枷锁,开酒馆、搞旅行,都是“女性独立”的表现。有人甚至夸她:“比起那些依附家族过活的豪门贵妇,她至少在靠自己‘赚钱’。”但反对者的声音更尖锐:“抚恤金是纳税人的钱,不是让她挥霍的!安倍晋三在任时喊着‘节约行政开支’,他老婆却拿着国家发的钱满世界玩,这算什么事?”
更讽刺的是,她自称在传播“安倍精神”,却把丈夫的政治遗产搞得越来越模糊。安倍晋三生前最看重的是“修宪”“强化日美同盟”等政治主张,而她整天晒的却是旅行照、酒馆开业照,甚至因为沉迷民间宗教,被媒体扒出和某个争议性宗教团体走得很近。这些操作不仅没给丈夫“加分”,反而让公众觉得“安倍家族的私生活比政治遗产更有意思”。
![]()
四、制度漏洞还是自由选择?日本对“前第一家庭”太宽松了
为什么安倍昭惠能这么“自由”?这和日本对前领导人家属的管理模式有关。不同于有些国家会对前第一家庭的言行进行规范,日本几乎是“放养”状态——只要不违法,遗属想干嘛干嘛。这种制度看似尊重个人自由,却也让安倍昭惠成了“舆论监督的活靶子”。她的每一张旅行照片、每一次公开露面,都会被网友扒出细节:“这件衣服是某奢侈品牌新款”“住的酒店一晚要十万日元”……甚至有人翻出她年轻时的照片对比:“以前穿衣服多朴素,现在怎么越来越高调?”
其实,日本民众对“政治豪门”的容忍度本就不高。安倍家族作为政坛“老字号”,从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到外祖父岸信介,都是日本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这种“世袭式从政”本就容易引发反感,如今安倍昭惠又频频因私生活上热搜,更是坐实了“豪门特权”的印象。有网友评论:“普通人要是拿着抚恤金挥霍,早就被骂惨了,就因为她是安倍的老婆,还能被洗成‘独立女性’?”
![]()
安倍昭惠大概也没想过,自己会活成“争议本身”。她或许只是想在丈夫去世后,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旅行、开店、搞点小爱好。但身处“安倍家族”这个光环之下,她的任何选择都不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有人说她是“被时代选中的叛逆者”,有人骂她“拎不清轻重”,而她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只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至于安倍晋三若“泉下有知”会怎么想?恐怕真的会像网友调侃的那样“气得翻个身”——毕竟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政治遗产,到头来可能还不如老婆的一张旅行照片有话题度。但对安倍昭惠来说,或许争议本身就是她想要的“自由”:在丈夫的光环下活了半辈子,终于能为自己活一次,哪怕代价是被骂上热搜。
这场关于“抚恤金、旅行、女性独立”的争论,恐怕还会持续下去。而安倍昭惠的下一站会去哪儿?她的酒馆能不能盈利?这些问题,比“安倍精神”本身更让日本民众好奇。毕竟,比起遥远的政治遗产,眼前这位“叛逆遗孀”的故事,显然更有“瓜”可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