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绝望!父子玩高空滑索遭杀人蜂狂蛰,被蛰数百下无处可逃,悲剧了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15日,美国人丹尼尔·欧文和他15岁的儿子库珀在老挝琅勃拉邦旅行时遇难,他们参加的是当地一个热门的丛林滑索项目,死因是遭遇亚洲大黄蜂群体攻击。

丹尼尔今年47岁,在越南海防市的一所国际学校担任校长,已经在东南亚工作生活了近20年,库珀是他的长子,父子俩都喜欢户外运动,这次到老挝度假,原本计划体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探险项目。



事发地点是琅勃拉邦的“绿色丛林公园”,这是一个在树林间架设滑索的户外探险基地,游客穿戴安全装备后,可以在树冠层之间滑行,从高处俯瞰热带雨林,这个项目在东南亚很常见,琅勃拉邦有好几家类似的运营商。

当天下午3点左右,父子俩正在一条大约200米长的滑索线上滑行,根据同行游客的描述,滑到大约三分之二的位置时,他们突然被一群黄蜂包围,这种黄蜂在当地被称为“虎头蜂”,学名是亚洲大黄蜂。

亚洲大黄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之一,工蜂体长可达4到5厘米,蜂后甚至能长到5.5厘米,它们的毒刺长约6毫米,注射的毒液含有多种成分,包括组胺、乙酰胆碱和神经毒素,被蜇一次就会产生剧烈疼痛,多次蜇伤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最大的问题是,父子俩当时悬挂在滑索上,完全没有躲避的可能,滑索系统的设计是单向的,不能倒退,只能继续向前滑行,而蜂群就在滑索线路的正中间,他们无法绕开。

在场的导游和其他游客看到了这一幕,但无法接近帮忙,黄蜂的攻击范围大约有10到15米,任何靠近的人都会成为攻击目标,整个袭击过程持续了几分钟,直到父子俩滑到终点平台。

工作人员立即呼叫了救护车,同时试图清除身上残留的蜂刺,这种黄蜂的蜇刺与蜜蜂不同,不会留在皮肤里,但毒液已经注入体内,初步检查发现,两人身上有超过100处蜇伤痕迹。

最近的医院距离事发地约20公里,接诊医生帕诺姆赛·帕坎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父子俩送到时意识还清醒,也能说话,但全身布满了红肿的蜇伤点,医生立即给他们注射了抗组胺药物和肾上腺素,并开始输液治疗。



但情况在两个小时后急转直下,丹尼尔首先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的症状,随后库珀也开始出现类似反应,医院条件有限,他们被转往琅勃拉邦市区的更大医院,但在转运途中,两人都陷入了休克状态。

到达市区医院后,医生尝试了包括血液透析在内的各种抢救措施,但大量的蜂毒已经引发了多器官衰竭,特别是肾脏和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丹尼尔在当晚8点左右去世,库珀在两小时后也停止了心跳。

这种大规模的黄蜂蜇伤在医学上被称为“大规模膜翅目昆虫蜇伤综合征”,日本每年约有30到50人死于黄蜂蜇伤,是该国最致命的野生动物威胁,关键的致命因素不仅是过敏反应,还有毒素本身对器官的直接损害。



亚洲大黄蜂的毒液中含有一种叫做曼达拉毒素的成分,这种神经毒素会破坏细胞膜,导致横纹肌溶解,大量的肌肉组织被破坏后,会释放出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发急性肾衰竭。

蜂毒中的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会导致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严重时会出现休克,即使没有过敏体质的人,在遭受大量蜇刺后,也可能因为毒素的累积效应而危及生命,一般认为50次以上的蜇刺就可能致命。

事发后,老挝旅游部门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初步结论是,蜂巢可能就在滑索线路附近的树上,但在检查线路时没有被发现,亚洲大黄蜂通常在树洞或地下筑巢,巢穴外观不显眼,很容易被忽视。



10月正值老挝的旱季末期,气温较高,这可能增加了蜂群的活跃度和攻击性,研究表明,温度超过30度时,黄蜂的活动强度会明显增加,另外滑索系统产生的震动和声音,可能也刺激了蜂群。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防范知识很有必要,在热带地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颜色以浅色为主,黄蜂对深色和鲜艳的颜色更敏感,黑色、红色、黄色的衣服容易引起它们的注意。

香水、发胶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化妆品也应该避免使用,黄蜂的嗅觉非常灵敏,某些香味会被误认为是花香,吸引它们靠近,另外甜食和含糖饮料的气味也会吸引黄蜂。



如果在户外发现黄蜂巢,应该保持至少10米以上的距离,不要大声喧哗或做出剧烈动作,黄蜂对震动非常敏感,任何可能威胁到巢穴的行为都会引发攻击。

万一遭遇黄蜂攻击,正确的做法是用衣物遮挡头部和面部,快速离开现场,不要试图拍打黄蜂,这会释放出一种化学信号,召唤更多的同伴加入攻击,跑向密闭的空间,比如车内或建筑物里,是最有效的逃生方式。

被蜇伤后应该立即就医,即使当时感觉不严重,有些人会在几小时后出现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如果被蜇超过10次,或者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必须马上送医院。

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组胺药、激素和肾上腺素,严重时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来清除毒素,对于有过敏史的人,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这在关键时刻能够救命。



丹尼尔的遗孀杰西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声明,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人,并希望这起事故能够推动相关安全标准的改进,她说丈夫和儿子都热爱大自然,不会希望因为这次意外而让人们远离户外探险,但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作为经常玩户外的人,看到这个新闻背后发凉……虎头蜂的巢穴一般建在树上或者地下,滑索项目之前如果能提前巡查路线,这种悲剧或许能避免。景区安全排查不能只走形式啊!”

“天啊,光是想象一下被挂在半空、一群蜂扑过来的场景就窒息了!父子俩当时得多绝望……景区说‘从未发生过’,但这不能当成借口,第一次发生就是两条人命!”

“琅勃拉邦我去过,有些丛林项目确实缺乏应急预案,虎头蜂攻击性极强,毒液能溶解肌肉,就算不过敏,被蜇上百次也凶多吉少……景区必须加强生物风险监测!”

“补充个冷知识:虎头蜂毒液里有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大量蜇伤会导致肾衰竭和呼吸麻痹,父子俩送医后病情急转直下,很可能是因为毒素扩散——不是所有蜂蜇伤都能靠抗过敏药解决。”

“哎,爸爸才47岁,孩子才15岁……一家人前几天还在过生日,现在只剩妈妈一个人了,这种意外真的毁了一个家,户外游玩安全真得放在第一位。”

“虎头蜂护巢范围可达5—10米,一旦靠近就可能被群攻。景区如果在滑索附近发现蜂巢,应该立即封闭路线,希望这类事故能推动东南亚丛林项目制定更严的巡检标准。”

“说实话,这种‘自然事件’的说法我无法接受!蜂群不是突然出现的,之前肯定有迹象,景区如果定期排查植被、安装蜂巢探测器,完全可以提前防范。”

“真让人心碎!父子俩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本该是一次享受自然的旅程,却遭遇如此不幸,景区除了道歉,更该拿出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比如定期巡查蜂巢、配备紧急抗毒药物,这才是对游客负责。”

这类丛林探险项目除了发放安全帽、保险带,还应该强制配备哪些应急防护措施?比如是否需要随身携带防蜂喷雾、急救解毒针?或者景区该如何提前防控蜂巢风险?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鹿晗给关晓彤一个亿彩礼!?

鹿晗给关晓彤一个亿彩礼!?

八卦疯叔
2025-11-06 09:49:44
五角大楼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五角大楼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虎哥闲聊
2025-11-06 14:10:11
不愧是网飞,这部电影快要404了,真敢拍

不愧是网飞,这部电影快要404了,真敢拍

来看美剧
2025-11-06 18:17:09
中国将对部分稀土元素发放一般性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中国将对部分稀土元素发放一般性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06 16:44:04
官媒报道东大正论证“月球投石机”,美国看到又得倒吸一口凉气!

官媒报道东大正论证“月球投石机”,美国看到又得倒吸一口凉气!

阿龙聊军事
2025-11-04 05:58:41
A股:不必等明天周五开盘了,行情太不对劲,不出意外会这么走!

A股:不必等明天周五开盘了,行情太不对劲,不出意外会这么走!

财经大拿
2025-11-06 12:13:45
输了国外又输国内,民主党连拿三场大胜,特朗普的舒服日子到头了

输了国外又输国内,民主党连拿三场大胜,特朗普的舒服日子到头了

胥言
2025-11-06 18:21:10
李佳琦考科目三又挂了:灯光连错两次,我被自己蠢哭

李佳琦考科目三又挂了:灯光连错两次,我被自己蠢哭

鲁中晨报
2025-11-06 14:31:02
铁饭碗为何突然上锁?10月29日新规后,公务员辞职的5条生死线

铁饭碗为何突然上锁?10月29日新规后,公务员辞职的5条生死线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39:58
U20男足8强对阵出炉!山东对手不算强,韩鹏冲4强,开球时间定了

U20男足8强对阵出炉!山东对手不算强,韩鹏冲4强,开球时间定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6 16:38:25
两战轰52分28板!杨瀚森看到了吗:这才是男篮第一中锋

两战轰52分28板!杨瀚森看到了吗:这才是男篮第一中锋

篮球快餐车
2025-11-06 05:02:02
果然飘了:若大陆不作书面保证,台湾拒绝出席!国台办一句话定调

果然飘了:若大陆不作书面保证,台湾拒绝出席!国台办一句话定调

沧海旅行家
2025-11-06 16:57:59
中韩合作迎来新机遇,日本却“出奇招”搅局,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中韩合作迎来新机遇,日本却“出奇招”搅局,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肖兹探秘说
2025-11-06 18:12:46
台军援助乌克兰防空导弹,德国爱国者参战,塞尔维亚竟背刺俄罗斯

台军援助乌克兰防空导弹,德国爱国者参战,塞尔维亚竟背刺俄罗斯

史料布籍
2025-11-03 22:15:09
恭喜!陈芋汐/掌敏洁排名第一,晋级决赛!

恭喜!陈芋汐/掌敏洁排名第一,晋级决赛!

五星体育
2025-11-06 12:23:04
气温骤降,“候鸟”南飞,第一批“避寒人”已抵达三亚

气温骤降,“候鸟”南飞,第一批“避寒人”已抵达三亚

极目新闻
2025-11-05 19:12:22
蒸螃蟹,最忌直接上锅,内行人多做这2步,蟹肉更鲜嫩,还不流黄

蒸螃蟹,最忌直接上锅,内行人多做这2步,蟹肉更鲜嫩,还不流黄

简食记工作号
2025-09-29 00:21:11
吴石被捕后,为什么不用功德林的战犯进行交换

吴石被捕后,为什么不用功德林的战犯进行交换

老范谈史
2025-10-27 20:10:16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08:02
太离谱!男子高铁上请求让座被拒后怒骂“畜生”,12306回应→

太离谱!男子高铁上请求让座被拒后怒骂“畜生”,12306回应→

上观新闻
2025-11-05 20:52:04
2025-11-06 19:47:00
北纬的咖啡豆 incentive-icons
北纬的咖啡豆
见过花开的人,便会懂得风的温柔
2859文章数 2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因插足他人婚姻被打 打人原配8年内2次被警方逮捕

头条要闻

女子因插足他人婚姻被打 打人原配8年内2次被警方逮捕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100题!!100题!!100题!!!写到发狂!!写到忘我!!!写到上岸为止!!!

艺术要闻

预定年度十佳!49岁的舒淇,杀疯了

复古的“绗缝”大衣,现在穿刚好!

房产要闻

中旅·三亚蓝湾,以一座城市会客厅回应世界的滨海想象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