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零跑汽车朱江明:车企竞争的本质是研发实力的较量

0
分享至

来源:福布斯



用300天实现46.5万台的销量跨越,这位理工男上演了一场“慢即是快”的逆袭大戏——这在几年前几乎没有人能预料。

朱江明似乎对每一个关乎制造业本质的问题都有自洽的解释。

这位零跑科技的创始人习惯用数字构筑他的逻辑堡垒:“我们认为15%的毛利是一个合适的水平,这是我们的上限——哪怕最豪华的车型也恪守这条铁律。”当同行追逐30%的毛利率时,零跑清醒地划出这条线。“我们希望产品的竞争力还有足够的潜能,”朱江明在今年10月对福布斯中国强调。

轻资产是他的一重铠甲。“我们的固定资产约70亿元,年底增至100亿元,但要支撑百万辆整车和28个核心三电及高附加值零部件工厂。”秘诀在于“只投设备,不投厂房”。这些认知促使朱江明敢于用10%的资产密度,挑战友商需要30%投入才能实现的规模效应。


他将零跑定义为“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但比第一次更懂得敬畏规律。

他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吃透全球车企巨头的商业模式和迭代路径——研究丰田的自研闭环,研究大众的规模效应,研究现代、起亚的利润结构。最后,也研究自己。他分析零跑的每一个短板,如果这个短板关乎企业生存,朱江明一定会绞尽脑汁用新技术去找新路。“通过降低供应商利润来压缩成本,那不叫创新,”他说,“我们要依靠研发创造成本空间。”

两年前,朱江明曾测算:待供应链成熟,单车动力电池、电驱、智能化域控、车身底盘及内饰五大模块的边际成本将分别下探至万元级;总 BOM 支出随之收敛到“高端家用电器”量级。据此,他推断整车成本结构终将简化为“一颗 SoC 主导的电动汽车”。

故事也正在朝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2025年7月上市的全新零跑C11,以14.98万-16.58万元的指导价,将激光雷达、800V超充、AR-HUD等传统豪华车配置带入15万级市场。该款新车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开发,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与8295智能座舱芯片,实现了全球领先的中央域控集成度。其纯电版续航达640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更突破1,220公里。

但他的野心还远不止于此。

内燃机时代,汽车刚取代马车时,外形还和马车很像。朱江明认为,电动车才发展10年左右,仍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包括悬架、车身结构、电池形态,甚至是空调系统等,都存在优化的可能性。“未来的突破点在于重新思考整车的形态和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把燃油系统替换为电驱,”他对福布斯中国称,“电动车真正的革命可能才刚开始。”


2025年,零跑科技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并在上半年实现盈利。公司10月交付突破7万辆,连续8个月占据新势力销量榜首。但朱江明没有表现出过多惊喜。在他看来,这是一场精心计算的长期主义冒险。他说:“我们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每年进步一点点。”


朱江明1967年出生,比雷军大两岁,也是“新势力”中年龄最大的创始人。2015年,他押上十几亿元个人资金投身造车,自嘲“最不喜欢赌博的人做了最冒险的事”。

他人生的诸多选择都与时代机遇共振。作为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他赶上了中国制造业勃兴与全球技术扩散的黄金年代。1993年,他与傅利泉以5,000元创立大华股份,从零开始,最终将其打造成为安防领域的全球巨头。这段经历也让他意识到中国科技企业依靠技术与成本控制,在强手如林的全球市场中杀出血路的可能性。

而他们这一代企业家的某种“定式”也来源于此。2015年西班牙街头的偶然一瞥,成为零跑的起点。看到雷诺小型电动车时,他联想到“中国4亿人骑电驴”的空白市场。但真正推下全部筹码,是他预见了“颠覆性革命”的到来。“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就像功能机被智能机淘汰”——朱江明又嗅到了赛道重构时血腥与机遇并存的味道。


在朱江明身上,你能看到三个鲜明的特质:像科学家一样痴迷技术、像精算师一样掌控成本、像马拉松选手一样坚守节奏。这三者结合,保证当他进入一个行业时,不追求瞬间引爆,却能通过体系化的能力构建,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朱江明和他的造车故事,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个案例无关成王败寇,而是关于如何在最“重”的行业里,用最“笨”的功夫,走出一条最“轻”、最“稳”的路。

以下是福布斯中国与朱江明对话内容节选:


福布斯中国:我们看到零跑科技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包括交付量突破7万辆、10周年里程碑,并稳居新势力榜首。零跑是如何在保持低调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的?

朱江明:

近8个月我们确实在交付量上都保持第一名。这有点像创业的过程,需要前期积蓄力量才能厚积薄发。我们有较强的财力支撑前期投入,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成本不断被摊薄,利润开始释放。加上海外市场的开拓,未来数据应该会越来越好。

福布斯中国:您之前提到过盈亏安全线的话题,比如50万、100万和300万辆销量的概念。另外,包括您自己说过零跑不一定处在一个完全安全的“上岸”状态。能否展开说说这个理论?

朱江明:

对,我们提到过,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销量达到100万才是相对安全的边际线。否则,如果只卖50万辆,就是在盈亏平衡的边缘状态,比较危险。

福布斯中国:但零跑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盈利,对吗?这又怎么理解跨越规模临界点的问题?

朱江明:

对,我们去年Q4和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盈利。但支撑跨越的核心是产品力:定位准确,走大众化路线;口碑好,技术先进,比如我们是国内最快推出800伏高压快充的,所有C系列车型都支持;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也很领先,现在有近半车型带激光雷达和高级智驾。所以产品“好而不贵”,既有品质又有价格竞争力。

福布斯中国:您对企业毛利率有什么样的目标设定?

朱江明:

我们确实有明确规划。零跑一直坚持“好而不贵”的理念,毛利率不会高过15%,这是我们设定的上限。哪怕是最豪华的车款,我们也坚持这个原则。15%的毛利率在我们看来是最合适的水平。

福布斯中国:新势力车企各有不同基因背景,零跑的核心技术优势是什么?下一阶段哪些技术会成为突围关键?

朱江明:

新能源汽车才发展10年,形态还没完全定型,零跑一直在做创新尝试。未来1-2年会有很多创新技术推出,改变产品形态、性能和功能。例如安全性方面就进步很大,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自燃概率已经很低,多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好。除了动力替代外,新能源车空间结构还会有更多创新,智能辅助驾驶将成为标配,这些都是未来的创新方向。

福布斯中国:作为全域自研的车企,要实现未来智能汽车的畅想,您认为当前最大的技术突破点是什么?

朱江明:

目前的电动车虽然取代了燃油车,但本质上还是沿袭了传统汽车的架构,只是更换了动力系统。未来的突破点在于重新思考整车的形态和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把燃油系统替换为电驱。就像当年汽车刚取代马车时,外形还是马车的形状,但经过100年演变才形成了现代的汽车设计。电动车才发展10年左右,仍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包括悬架、车身结构、电池形态,甚至是空调系统等,都存在优化的可能性。换句话说,电动车真正的革命可能才刚开始。

福布斯中国:零跑已经发展到2万多名员工的规模,制造业是高度依赖精细化管理与规模效应的行业,如何保持创新的持续性?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和激励机制上,怎样确保团队的竞争力?

朱江明:

我们从创立之初就设立了10%的员工股权激励,不做现金购买,而是让早期融资的每一轮都预留一部分给核心团队。现在零跑已经有1,000多名员工持股,这让员工不仅是拿薪酬,还能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企业文化和共同目标。加入零跑的伙伴不仅是为了工作,更是因为想成就一家了不起的公司。所以我们的管理非常简单,整个公司只有一个 KPI——就是零跑的销量。我们不搞太多繁琐的考核指标,而是让团队保持高度的自驱力。创始人需要带头冲锋,团队也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所以激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要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福布斯中国:零跑科技现阶段采用了怎样的动态管理模式?如何看待销量增长与利润率提升的关系?目前这些有利于规模扩张、技术降本和电池降价的因素会长期存在吗?

朱江明:

确实最近销量增长的同时营销费用也在增加,但随着规模突破,成本控制带来了利润率提升。技术创新和方案创新始终是我们的长期工作,通过这些手段来进一步降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不过越往后这种降本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小。

福布斯中国:在制造生产方面,零跑如何控制成本?面临技术路线选择和重资产投资两大风险因素时,如何平衡现金流管理?

朱江明:

我们始终坚持轻资产模式。虽然在造车,但我们两年前公司还没有一辆车。现在整个零跑的固定资产约70亿,到年底会增加到100亿左右,却能支撑150万辆整车产能加自研零部件的生产。我们有28个工厂,主要采取轻资产策略:只投设备不投厂房,这样至少能减少一半投入。

福布斯中国: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是否有一个长期规划?现阶段是如何权衡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的?

朱江明:

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比例规划。我们正处于生存阶段,首要目标是实现盈利,抓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机会,提升销量和行业排名。等到毛利率稳定在15%、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后,才会规划更高的研发投入比例。现阶段必须以生存为前提,再根据预算进行产品和战略布局。

福布斯中国:我们看到零跑在技术储备和规模扩张上有“长短结合”的策略。请问您在产品上有什么方法论?

朱江明:

现阶段主要做大众化的热销产品,先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这类产品虽然竞争激烈,但市场空间明确,我们必须通过过硬的产品力和规模效应来赢得市场份额。这是打硬仗的阶段。

福布斯中国:制造业很重视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我们发现零跑市场存在感在提升,但消费者认知还不够明确。下一步会如何规划市场营销?

朱江明:

产品竞争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营销再强,产品不行也是无效的。我们必须确保产品相比竞品有足够的差异化优势,在配置、质感等方面做到没有短板,同时有几项长板,定价合理打动用户。然后再通过传播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福布斯中国:对未来国内与海外销量比例有什么规划?在生产布局上如何考虑?

朱江明:

今年海外销量预计占总销量10%左右。未来目标是先做到国内60%、海外40%,最终希望反过来海外占60%。在生产布局上,我们采取高度集中策略,整车在金华,零部件在湖州,通过集聚效应降低供应链成本。但要做全球化车企,海外的确是重中之重。

福布斯中国:希望零跑给消费者留下的核心产品印象是什么?

朱江明:

最关键的是“价值超预期”体验。用户花15万却能感受到25万级别的产品力,这种惊喜感会自然形成口碑传播。就像发现一家超值餐厅会主动推荐给朋友一样,产品自己会说话。全域自研能力最终要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产品优势。

福布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红海竞争,您认为零跑现阶段最需要改善的关键点是什么?

朱江明:

核心是提升全链条运营效率,从研发、制造到市场营销都要关注投入产出比。现阶段红海竞争的本质是比拼管理和规模效率,我们必须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但长期来看,最终突破红海格局还是要靠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福布斯中国:您个人性格中是否存在强烈的突破和创新精神?2015年被视作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爆发点,当时为什么选择进入汽车行业?

朱江明:

我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一直充满兴趣,不断寻找机会点,这是我最关注的事情。当时进入汽车行业其实很偶然——和朋友在国外旅游时看到了雷诺的一款小型电动车,觉得中国市场有巨大空间。中国有几亿人还在骑电动自行车,如果能造出价格亲民的小型电动车,一定有机会。

后来深入研究后发现,电动化正在全球兴起,就像数码相机颠覆胶卷、硬盘取代磁带一样,汽车行业也面临电动革命。2014年、2015年正是传统手机被智能机完全颠覆的阶段,这种技术变革意味着原有市场格局将被打破。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必须抓住机会拼一把。

福布斯中国:在汽车行业深耕10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朱江明:

这是个难度很高的行业,涉及大量监管和准入管理,比如产品标准、出口政策等,特别是不同国家市场各有要求。当初没想到投入会这么大。

福布斯中国:2015年进入造车行业时,您对大华已有上市经验,当时对零跑的市值规模有何预期?

朱江明:

那时候大华市值已经达到800亿-900亿峰值。我们从安防行业的经验看到,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全球市场做到头部——海康全球第一,大华第二。既然能在安防做到这个高度,为什么汽车行业不行?这是我最初的信心来源。

另外,在摩托罗拉的工作经历也给了我启发:世界500强没有那么神秘,他们能做到的,我们通过持续努力同样可以。


福布斯中国:作为零跑科技CEO,您如何看待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

朱江明:

每个专业都需要有专业的带头人,带头人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伯乐比千里马更重要,因为千里马很多,但需要有慧眼识珠的管理者。我们实行产品线管理制度,65%的核心零部件都是自主研发制造。比如电池产品线从规划设计到工程量产、交付服务都是端到端的闭环管理,电驱电机产品线也是同样的垂直管理模式。这种最简单的管理方式反而最有效,零部件和整车都是端到端一条龙。

福布斯中国:作为创始人,您在与我们交谈中显得极其从容和有掌控感,这和许多创业者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淡定源自什么?是否与企业盈利能力有关?

朱江明:

现在状态确实相对好一点,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成为第二家扭亏为盈的新势力品牌。但现在回想早期阶段,我们必须要在产品质量、成本和交付上都超越原有供应商,这需要很强的执行团队。比如我们要求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失效率必须比原来供应商更好,否则根本不可能进入市场。

福布斯中国:您在创新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最难熬的环节?例如与供应商竞争时,您如何处理这类投入和压力?

朱江明:

因为原有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佼佼者,大家已经不是生存不了的地步,像欧洲就那么几家。要跟他们同台竞技,你就质量要好,成本要低,交付要及时才可能有机会。这需要找到强有力的“人”。


福布斯中国:您说“需要足够强的能力”,能具体说创新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尤其是对领导层来说?

朱江明:

创新当然就是要有创新的想法,这个是最难的——idea是最关键的。但也得公司允许这些idea去尝试。有些尝试成功,有些不成功。

福布斯中国:在技术路径选择上遇到团队反对意见时,您是怎么处理的?

朱江明:

我还是比较鼓励创新,也允许失败,我觉得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

福布斯中国:未来零跑在65%的高自研率基础上,会有哪些战略性调整和持续加码的领域?

朱江明:

现阶段我们还在扩大范围,但未来一定会聚焦在有附加值的领域。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月产2万多台汽车座椅,保险杠等传统零部件也在逐步实现自研或合资。我们现在的战略定位是高附加值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像比亚迪那样走高度自给自足的路线。丰田的自制率最高,现代起亚也在快速崛起,它们利润率都远高于大众,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式。

福布斯中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很少有中国供应商,而零跑的高自研率是否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听说已有零部件供应给其他车企?

朱江明:

确实目前零跑和比亚迪是国内自研率最高的代表。但放眼全球,丰田的自研自制率才是最高的标杆,他们的利润率也远高于大众。我们现在采取的战略就是高附加值零部件自研制造,比如座椅已经开始批量自产。传统零部件领域也在通过合资或自研方式逐步突破。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聚焦高附加值环节,不是什么都自己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家重拳整治!四类退休人员成重点,一个逃不掉

国家重拳整治!四类退休人员成重点,一个逃不掉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6 05:46:35
3大消息传来,台海生变,赖清德将上审判台,民进党加速转移资产

3大消息传来,台海生变,赖清德将上审判台,民进党加速转移资产

Ck的蜜糖
2025-11-07 03:39:42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麦大人
2025-11-05 15:45:51
江苏一市已开始招募2026“苏超”球员

江苏一市已开始招募2026“苏超”球员

鲁中晨报
2025-11-06 20:23:04
我军总攻谅山,苏军大将执意去前线观战,结果差点连人带车被炸飞

我军总攻谅山,苏军大将执意去前线观战,结果差点连人带车被炸飞

博览历史
2025-10-19 17:00:07
再见,皇马!1.5亿“帝星”正式决定离队!8000万欧中卫“空降”

再见,皇马!1.5亿“帝星”正式决定离队!8000万欧中卫“空降”

头狼追球
2025-11-06 09:01:52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董璇46岁生日与丈夫恩爱合体,张维伊形象爆改越看越般配

董璇46岁生日与丈夫恩爱合体,张维伊形象爆改越看越般配

娱慧
2025-11-06 11:38:11
申花连续两个赛季在亚冠输给柔佛,共丢6球、仅打进1球

申花连续两个赛季在亚冠输给柔佛,共丢6球、仅打进1球

懂球帝
2025-11-05 23:00:03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晓艾故事汇
2024-11-04 10:55:36
跳水界再现黑马!王伟莹夺单人冠军,采访意外披露全红婵真实情况

跳水界再现黑马!王伟莹夺单人冠军,采访意外披露全红婵真实情况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7 00:17:55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6 16:26:57
拿咱们当傻子

拿咱们当傻子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6 13:10:54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乡野小珥
2025-11-07 00:05:57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四月十九
2024-09-23 14:59:37
2025年全运会最新金牌榜,目前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是哪个省?

2025年全运会最新金牌榜,目前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是哪个省?

墨印斋
2025-11-06 12:28:49
今夜,大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今夜,大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07 00:15:38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南权先生
2025-11-06 16:40:05
2025-11-07 04:56: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05268文章数 43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房产
健康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