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都变了样,少了一份真心,最终都变成了表演。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交换着浮于表面的关心,像不像我们喝的奶茶,刚开始甜爽,几口过后就觉得腻烦。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舒服也最高级的关系,是“零糖”的。
大家都不用虚伪客套,去掉虚浮表演,留下真诚。这种社交方式看似清冷,确实很有实效。
![]()
01
戒掉“商业互吹”,只提供“有效信息”。
我从前也陷入过这种误区。
参加聚会,看到某位前辈展示一幅书法,即便觉得其水平实在平平,也要违心地赞叹一句:“您的字,真有风骨神韵!”
我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对方听了高兴,能对我留下一个好印象。
可结果往往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人家心知肚明,知道这只是场面上的恭维。
那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做的呢?他或许也会欣赏那幅字,但他不会轻易夸赞。他会说:“先生,您这个‘道’字,隐约有颜真卿的底子。不过我上个月,恰好在博物馆看到一幅褚遂良的真迹,他处理这个字的捺笔时,方式非常特别。我将照片发给您,我们或可一同探讨?”
他一句恭维的话都没有,但他提供了“有效信息”,是“认知增量”。他巧妙地将对方,从一个需要被奉承的对象,转变成了一个可以平等探讨问题的同好。
“零糖社交”的第一步,便是戒掉那些空洞、廉价的赞美。要么,就保持真诚地沉默。要么,就说一些能让对方确有收获的、有价值的话。
![]()
02
戒掉“无效饭局”,只进行“有效链接”。
你是否也曾算过,一年当中,有多少时间,是被消耗在“不得不去”的饭局上?
远房亲戚的聚会,许久不联系的同学聚会,甚至连对方身份都模糊的“组局”。
你坐在那里微笑着,说着些毫无意义的客套话。用自己宝贵的时间,为他人的无聊作陪。
我认识一位投资界的前辈,他有一个习惯:极少参加晚宴。
并非他注重养生,而是他认为,所有需要依靠夜晚的酒精和喧嚣才能推进的事项,其本身便缺乏坚实的基础。他的所有会面,都安排在下午的咖啡馆,或中午的商务简餐。
一个小时,将事情沟通清楚,将价值交换完毕,然后,便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去。
“零糖社交”,便是将所有消耗心神、浪费时间的“垃圾社交”予以剔除。每一次交往,都有明确的指向。
或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为了交换信息,或是为了进行一次深度的思想链接。
![]()
03
戒掉“拐弯抹角”,只进行“有效反馈”。
习惯于讨好的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喂糖”。
同事拿来一份乏善可陈的方案征求你的意见。你明明觉得毫无亮点,嘴上却说:“想法很不错,就是这个细节,如果再调整一下,或许会更好。”
一个真正负责的人,一个真正的高手,他会选择直接给建议和方法。
他会直接说:这个方案核心逻辑有问题,数据支撑不足,前三页的论述可以全部删除。我建议你从这个角度,重新构思。”
这样的话,听起来或许有些刺耳,令人不适。但它却是“有效反馈”。它能让人瞬间清醒,清晰地知道问题所在,以及修正的方向。
“零糖社交”,便是敢于给出,也乐于接受,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我们相聚于此,不是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为了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
最后总结一下:
戒掉言不由衷的赞美,是与人交往的真诚;
戒掉无谓的消耗,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戒掉虚伪的客套,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彼此成就。
当我们敢于提供最真实的看法时,你会发现你吸引来的,都是真正渴望成长、并肩同行的“盟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