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词,贵阳贵安的制造业版图上,中安科技集团正以一股强劲的“新势力”加速崛起,用智能、创新与全球化布局,书写着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跃迁的“答卷”。
![]()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完成营收37.55亿元,同比增长38%。”中安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祝幸的话语中透着底气,“全年营收目标锁定50亿元,纳税预计超1亿元,增速将突破25%。”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企业以“智”破局的坚定实践。
![]()
![]()
走进中安科技集团的“5G AI数字孪生工厂”,160条智能化生产线轰鸣作响,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串联起生产、销售、库存全链路,每条产线仅需1-2名工人操作,就能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作业。作为扎根贵阳贵安制造业的新标杆,中安科技的“新”,首先藏在“智变”的发展中。摒弃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企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入制造全链条,打破“信息孤岛”,打造出了集数字园区、智能制造、安全生产于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从拉丝、绞线到绝缘、成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智能化设备让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公司董事长助理祝幸介绍道。
![]()
创新投入,是这股“新势力”的底气所在。累计超2亿元研发经费、千万级研发实验平台、25名高级职称工程师领衔的研发团队,58项核心技术攻关……一连串硬核数据背后,是中安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而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公司董事长助理祝幸表示,今年,公司吸纳了350名来自985、211及贵州本地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同时,还深化与中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落地多个新项目,并通过“中安班”模式,培养专业人才,为生产、研发、销售全链条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
如今,在“智”与“才”的双轮驱动下,中安科技集团的市场版图速度扩张。公司以市场销售为核心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根本途径,深耕高中低压电力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光伏电缆及家装布电线四大核心板块。目前,其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20个省市,省内则通过现货部、旗舰店及经销商门店,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的全面覆盖,经营体系达2200多家,构建起了“省市县乡”全覆盖的营销网络,让“中安制造”走进千家万户。
![]()
不止于国内,中安科技正加速从“中国产,中国销”向“中国产,全球销”跨越。2024年圆满交付越南5000万订单,今年迎来巴西客商专程考察,阿根廷8000万订单已启动分批交付——如今,其产品已远销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成立了海外事业部,今年海外营收目标2亿元。”祝幸说,中安科技正以“贵州制造”的身份,将贵阳贵安的产业名片推向国际舞台。
![]()
全产业链的布局,让公司这股“新势力”后劲十足。正在火热建设的二期工厂,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线束、高速铜缆、高品质铜材等高端赛道,计划2025年上半年投产。“这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构建一个自主可控、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祝幸解释道。二期工厂将打通“铜-杆-缆”全产业链闭环:上游自建铜厂解决电工铜杆供应,中游配套拉丝工厂深化加工,下游衔接成熟的电缆制造环节,“既能摆脱外部供应商依赖,又能缩短生产周期,构筑核心竞争力。”
![]()
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展望“十五五”,中安科技集团的蓝图更加宏伟。公司计划明年营收突破100亿元,全力冲击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并立志在2030年实现500亿元的营收规模,其中高品质铜材制造贡献400亿元,线缆制造贡献100亿元,“我们将紧跟国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立足制造业根基和电力传输核心赛道。”祝幸表示,中安科技集团将继续扎根贵阳贵安,通过全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为贵阳贵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安力量”。
![]()
![]()
记者:卢 迅 吴绍桐
编辑:祝 冉
责编:陈 萌
审核:虎俞均
终审:谢 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