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日前发布2025年度报告《影响力:适应》(以下简称“报告”),以“适应”为核心主题,深度剖析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波动下房地产行业的转型策略。报告指出,面对气候变化、技术变革与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房地产行业需通过差异化思维与主动创新实现韧性发展,并在投资策略、气候适应、租户需求及资产功能重构等领域提出前瞻性洞察。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负责人简可表示:“转型充满挑战,却势在必行。全球范围内,人们愈发追求能够提升生活品质与社区归属感的居所与工作空间。要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需要政府、投资者与开发商等多方协作,共同打造既能满足当下,又能应对未来需求的全新空间。”
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塑造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建筑环境。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一“未来”已逐渐成为“当下”,房地产市场也必须随之转型,以顺应由服务业和现代产业驱动的新经济格局,而非依赖传统行业。尽管市场上仍存在部分新增开发机会,但更大的潜力在于对存量资产的改造与再利用——通过功能转换、品质提升与资产重塑,更好地契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正是这种适应性将推动城市与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创新释放价值。
报告强调,传统房地产投资模式正面临结构性变革。在全球利率重置、人口老龄化及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投资者需摒弃单一资产收益思维,转向“主题投资”与“长期结构性驱动因素”。报告分析指出,资本市场透明度提升与竞争加剧,使得超额利润空间收窄,机构投资者正通过数据驱动决策与主动管理策略挖掘新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投资崛起,如聚焦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长期趋势,配置居住与仓储、数据中心、生命科学园区等资产。晨星(Morningstar)数据显示,全球主题股票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五年内翻倍至5620亿美元,凸显结构性需求驱动的投资逻辑。
伴随着行业向服务型房地产转型,投资者需深度参与租户需求设计,通过健康福祉设施、智能科技及灵活空间配置提升资产附加值。报告显示,配备健康中心与餐饮设施的“酒店化”办公空间正成为主流,租户黏性显著增强。当代消费者追求选择丰富、物有所值,期待国际品牌、本土独立品牌、餐饮酒吧的多元组合。实体门店如今承担着展厅、配送中心和退货点等多重功能 。因此,门店投资日益被视为一种机遇。
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预计将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将住房重新定位为与交通、能源同等重要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REITs扩容与长租公寓开发激活投资,或可开启长期投资窗口并促进政策连贯性。
此举不仅能改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可调动解决全球住房短缺所需的大规模资金。在人口压力、可负担性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交织的时代,这种重新定位对城市实现住房建设规模与速度的双重目标至关重要。
2025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适应元年”,从资本配置到空间设计、从社区规划到技术应用,行业需以系统性思维应对不确定性。摒弃短期思维,通过创新协作构建既能满足当下需求、又具备未来弹性的房地产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