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亲情,本是这世间最温暖的羁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老了以后却面临着与儿女渐行渐远的处境。
总是有人将此简单地归咎于“儿女不孝”,却忽略了父母儿女关系的失衡,是双向互动的结果。
深入了解你会发现,那些老了以后被儿女疏远的父母,通常都是以下三种。
![]()
图片
1、不尊重儿女,把儿女当成“附属品”
“尊重儿女?”
或许有的父母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词,“我尊重他?我是他老子,我生他养他,应该是他尊重我、孝顺我!”
这类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把儿女当成一个“人”来对待,他们觉得孩子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没有感情,更没有判断……他们只把儿女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是可以任由他们操控和摆布的,是务必要顺从他们的意志的。
一位网友讲述:
工作后,拿到第一笔工资,我第一时间就换掉了自己用了四年、卡顿到不行的手机,父亲得知后,对我破口大骂:“家里穷得都要供不起你弟弟读书了,你只想着自己换手机?”
我委屈地反驳道:“那个手机实在太卡了……再说了,是我自己赚的钱……”
“自己赚的钱”一下刺激到父亲的敏感神经,父亲怒火更大了:“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没有我哪有你,你的钱就是我的钱,我还能不管你?”
单是看着文字,就已经令人窒息了,更别想身处那种环境下了。
在这类父母的认知里,“生养之恩”便是他们掌控儿女的“尚方宝剑”,他们无视儿女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女身上,一心想要操控儿女的人生。
可是,他们却忘了,儿女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判断的个体,儿女也是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的人,而不是被当作“没有灵魂的木偶”随意操控。
儿女小的时候,只能被迫接受这种掌控,可是,当儿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之后,就会想摆脱这种束缚。
当沟通无果、反抗无效时,疏远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不是不爱父母,而是太累了,与其在掌控中互相折磨,不如保持距离,给自己留一点喘息的空间。
![]()
图片
2、总是扫兴,亲手抹灭儿女的孝心
生活中,还有一种父母,他们好像永远学不会“夸赞”,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能挑出毛病,用否定和指责浇灭孩子的热情,把“扫兴”刻进了骨子里。
这就不得不提“14岁女孩给妈妈做饭”的事情了:
十四岁的女儿,为了慰劳辛苦上班的妈妈,在周末的时候,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买了菜,忙活了一上午做了四菜一汤。
她小心翼翼地把菜端上桌,摆好碗筷,满心期待地等着妈妈回家。
可是,她等来的并不是妈妈的夸赞,而是一顿指责:“就我们两个人吃饭,你做那么多菜干嘛,我们怎么吃得完,这得花多少钱,我赚钱容易嘛,我天天辛辛苦苦地,你怎么那么不懂事……”
妈妈劈头盖脸地指责,把女儿的热情和孝心都击得粉碎。
或许,多年以后,这位妈妈还会埋怨女儿不孝顺自己、疏远自己,但她一定不记得,那是她亲手抹掉了女儿对她的孝和爱。
这个社会总是在教育儿女要多理解父母,毕竟父母一辈人是过过苦日子的,更懂得珍惜和节俭。
但是,父母为何不能体谅体谅儿女呢?儿女努力赚钱、精心准备,只想让父母开心一下,就这点小小的愿望,父母为何都不能成全儿女呢?
![]()
图片
3、过度依赖儿女,用孝心捆绑儿女
一位视频博主,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从“愚孝男”变成“白眼狼”的过程,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博主的父亲去世比较早,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他深知母亲的不容易,所以,他一结婚,就不征求妻子的意见,直接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方便照顾母亲。
刚开始,博主对母亲言听计从:母亲嫌弃妻子做饭不好吃,他就让妻子学着做母亲爱吃的菜;母亲觉得妻子花钱厉害,他就把工资卡交给母亲保管;母亲和妻子闹矛盾了,他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妻子:“我妈拉扯我长大不容易,你就不能让着她点吗?”
久而久之,妻子越来越委屈,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差,最后妻子忍无可忍,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提出了离婚。
此时,让博主没想到的是,母亲不仅不担心,还得意地说:“离就离,我儿子这么优秀,还怕找不到更好的?她走了,你就能全心全意照顾我了。”
不仅如此,母亲还阻止博主去接妻子,说:“你要是敢去接她,就是不孝,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那一刻,博主终于醒悟了—— 他的“愚孝”不仅毁了自己的婚姻,还让母亲变得越来越自私。
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坚持去接回了妻子和孩子,然后借钱买了一套新房子,把旧房子留给母亲单独住。
虽然两家离得不远,但博主很少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去看母亲。
母亲才六十岁,身体硬朗,完全能自己照顾自己,可她却总以“头疼”“腿疼” 为理由,频繁给儿子打电话,让他过去陪自己。
一开始,博主还会担心,放下工作就往母亲家跑,可每次去了都发现,母亲根本没什么事,就是想让他陪着。后来,博主实在受不了了,就以“工作忙” 为由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从那以后,身边的人都骂博主是“白眼狼”,不孝顺母亲,可他自己清楚,他除了儿子这一身份外,还是丈夫,是父亲,是员工……他感恩母亲养育之恩,会尽到赡养之责,但却不能因为母亲,而放弃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其实,父母对儿女的依赖本无可厚非,尤其是晚年孤独的时候,希望儿女多陪伴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过度依赖,把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儿女身上,甚至干涉儿女的小家庭,只会让儿女陷入“两难” 的境地 —— 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一边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侣和孩子,不管偏向哪一边,都会伤害到另一边。
真正聪明的父母,懂得在晚年保持“适度的独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兴趣爱好,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
他们知道,儿女有自己的人生,与其牢牢抓住不放,不如放手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自己,也能在独立的生活中找到晚年的乐趣。
![]()
图片
结语:
好的亲子关系,从来不是“捆绑”,而是 “彼此成全”。
那些老来被儿女疏远的父母,或许并非不爱孩子,只是用错了爱的方式—— 把 “掌控” 当成了 “关心”,把 “否定” 当成了 “教育”,把 “依赖” 当成了 “依靠”,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最后,愿每一对父母都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愿所有的亲子关系,都能温暖而长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