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青岛老台东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台东人。我出生在台东,长在台东,上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在台东,可以说老台东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都十分熟悉。
我是1995年在台东的顺兴路小学上的小学,当时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那时全国的各大电影制片厂都拍摄了不少抗日题材或者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因此学校里就三天两头地组织去电影院观看。因此,我对影剧院的了解也就是从1995年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的。
因为顺兴路小学的大致方位正好处于台东的中心区域,所以当时学校里组织观看电影、话剧等无非是就近选择。因此台东地区的三大影剧院遵义剧院、台东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也就成了首选,对这三所影剧也是从此时开始了解的。
一、遵义剧院
遵义剧院是台东三大影剧院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原址位于市北区的福寺路4号,原台东市场楼的东侧,建筑面积2651平方米,拥有1305个座席(楼下821个,楼上484个)。
![]()
曾经的遵义剧院
1928年,台东的商业市场开始营业后,其东南角建了一座小型戏园,名为“同乐茶园”,上演京剧和一些地方戏,以供平民之娱乐。随后改为东镇商业舞台,演出各类京剧和评剧。1939年9月转由吕耕三、王逸尘、赵兰亭等人合伙经营,并更名为“光陆戏院”。1951年4月,由青岛市文教局接管,1966年正式改名为“遵义剧院”。
要说我人生当中的第一部电影那就是在遵义剧院观看的,1995年9月,那时我刚刚上小学一年级,表哥带我去遵义剧院观看了根据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改编、由王家卫执导的《东邪西毒》,当时刚刚上学啥也看不懂,只记住了里面武侠的打打杀杀。
![]()
曾经在遵义剧院观看过的电影《东邪西毒》、《空中大灌篮》
紧接着,学校里组织到遵义剧院观看了一场话剧演出,不是整篇的话剧,而是由众多的话剧短篇组合而成的,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其中有一段是关于火警消防的。
后来,学校还组织在遵义剧院观看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由青岛话剧团主演的两部经典儿童话剧《我爱我班》、《陈小虎》。
1998年春节期间,表哥表姐又带我去遵义剧院看了由NBA巨星迈克尔•乔丹主演与华纳著名动画形象兔八哥、达菲鸭等进行篮球比赛的电影《空中大灌篮》。
遵义剧院毕竟只是剧院不是电影院,因此在这里观看的大部分都是话剧、戏曲等演出。
![]()
在遵义剧院看过的话剧《我爱我班》剧照
记得学校里每次去遵义剧院看演出时,都是从剧院的正大门进入,演出结束后,剧院为了使人流及时疏散,往往都是打开剧院礼堂的两个安全出口让观众离开。从安全出口出来以后,迎面正好就是台东利群大酒店,一样就能望见酒店的两个观光电梯,这一当时比较稀罕的光景往往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2003年,台东三路商业圈进行改造,七十五岁的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一起被拆除。随着台东万达商业楼的崛起,这座老青岛曾经的第二大剧院就此灰飞烟灭。
![]()
遵义剧院曾经的大体位置
二、大光明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原址位于市北区台东一路53号,始建于1953年,与遵义剧院隔台东一路斜相望。是青岛解放后台东一路上的第一座新建筑,同时也是青岛解放后市区内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
![]()
图一、图二:1990年的大光明电影院(王挺老师拍摄);
图三:2002年的大光明电影院(吴正中老师拍摄);
图四:2008年的大光明电影院(王挺老师拍摄)
大光明电影院不仅是台东三大影剧院里最高档的一个,而且在整个青岛市的所有电影院里也是能排得上前四名的电影院(当时在《青岛晚报》的电影院上映栏里,大光明电影院的排名是仅次于安徽路上的银海电影公司、中山路上的红星电影院和中国电影院的)。总共拥有1029个座席(楼下196个、楼下833个),并配备了当时电影院里少有的豪华软座包厢。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暗礁》中有一组镜头恰恰是在大光明电影院的前广场取的外景。
![]()
197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暗礁》中的大光明电影院镜头
小时候每次路过台东一路的大光明电影院前都会被其门楼上新进上映的影片的巨幅宣传海报所吸引。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幅海报就是199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拍摄的战争题材影片《七七事变》的海报。
在大光明电影院观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小学组织观看的二战题材电影《红樱桃》。这是一部以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留学的部分中国革命者后代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影片。但遗憾的是影片几乎全部都是用的俄语和德语对白,尽管有中文字幕,但刚刚上一年级打字不认识几个,究竟描述的是啥内容也看不明白,又是只能是看热闹了。后来学校还组织在大光明电影院观看了1965年上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经典影片《雷锋》和由毕彦君、濮存昕、丁嘉丽、李亚鹏主演的故事片《少女的红发卡》。
上了初中之后,初一上半学期即将结束时,学校在大光明电影院包场举办了年终总结大会并进行了文艺演出,大会和演出结束后,又专门放映了2001年冯小刚执导的贺岁影片《大腕》。
初一下半学习,学校又专门组织去大光明电影院观看了由奚美娟和陈思诚主演的电影《法官妈妈》,这是陈思诚的处女作,当时他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三的一名学生。
![]()
曾经在大光明电影院看过的电影《七七事变》、《红樱桃》、《雷锋》、《少女的红发卡》、《大腕》、《法官妈妈》
后来,在不景气的电影院行业的影响下,加上自身硬件设施的老化,随着遵义剧院的拆除,新建成的万达影院的冲击紧接而来。致使大光明电影院迅速萧条,终于在2008年的3月停止放映。
2014年8月31日,停映多年的大光明电影院经过改造升级之后重新营业。虽然仍继续保留了原名称,在左边建筑上还标注着“大光明电影院”的字样,但却成了一半放映厅、另一半量贩式KTV的混合业态。
最终仍然因经营问题而导致全面停业,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光明电影院彻底走向了没落。
![]()
如今的大光明电影院
三、台东电影院
台东电影院,位于市北区云门一路(现在很多年轻一代的青岛人根本就不知道此路的路名了)28号,始建于1939年,当时名为“慈光电影院”。1964年,青岛市文化局拨专款对慈光电影院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升级,并更名为“台东电影院”,楼上楼下的坐席达700个。十年特殊时期,曾改名为“反修电影院”,1980年恢复“台东电影院”名称。1991年,台东电影院又改造为一个大放映厅和两个小放映厅。
![]()
曾经的台东电影院
因为台东电影院离着启蒙母校顺兴路小学的路程最近,所以上一二年级的时候观看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在此,而且每次都是步行前往步行返回。那个阶段观看的影片基本上也都是清一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影片。
记得刚刚迈入一年级大门的时候,学校就在台东电影院组织观看了吴子牛导演执导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南京1937》,这也是我在台东电影院所观看的首部电影。通过该片第一次知道了1937年12月的那场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以及南京失陷之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那令人发指的野兽行径、滔天罪行!仿佛听到了那30万同胞在血泊之中的恐怖呻吟!
紧接着,学校又组织观看了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经典抗日战争题材影片《敌后武工队》。相比上一部凄惨压抑的《南京1937》,《敌后武工队》的确是让人看了比较解气。但如果按今天的影视剧评判眼光来看,《敌后武工队》在剧情制作上的确是多少有一些“抗日神剧”的鼻祖了。
有趣的是,观看《敌后武工队》时,由于刚刚上学识字不多,所懂的道理也不多,不明白武工队的“武工”是“武装工作”的简称,只单单从字面上相当然地认为“武工”就是指武术和功夫的那种“武功”。再加上剧中武工队的队员们打鬼子的时候各个都是身怀绝技、身手不凡。七八岁年龄段的小男孩们正好是最调皮捣蛋的时候,也同时都有着“功夫情节”。所以在观看完《敌后武工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在学校里模仿剧中的武工队队员,动不动就说“我们是武工队的”,还把同学比作是日本鬼子, “嘿哈、嘿哈”地瞎比划着武术动作在校园里你追我赶、胡打胡闹。
![]()
曾经在台东电影院看过的电影《南京1937》、《敌后武工队》、《魔鬼发卡》、《绑架童心》、《飞虎队》、《挺进中原》、《刘胡兰》、《天生胆小》、《离开雷锋的日子》
上了二年级之后学校又先后在台东电影院组织观看了根据刘知侠的长篇革命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峨眉电影制片厂和香港永盛电影公司联合拍摄,由李雪健、张丰毅、王志文、刘威、潘长江、陈小艺等全明星阵容出演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飞虎队》,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根据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史实改编的战争影片《挺进中原》,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由吴军、刘佩琦主演的故事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和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经典革命题材影片《刘胡兰》(记得当时学校组织包场看电影的团体票基本上都是一块二,但《刘胡兰》却是一块五)。
后来学校还在台东电影院先后组织观看了那个时代著名的童星宫傲主演的儿童喜剧影片《绑架童心》、杭州娃哈哈集团赞助拍摄的儿童影片《魔鬼发卡》还有梁天与葛优主演的喜剧影片《天生胆小》。
记得当时每天放学都会在威海路上的公交车站(如今威海路上的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前)等车,而公家车站隔着威海路能一眼从威海路工商银行大楼(现在的威海路同仁堂)和青岛交通银行市北一支行大楼之间的夹道看到台东电影院及其门楼上悬挂的新放映电影的巨幅宣传海报。记得《红河谷》、《孤儿泪》、《埋伏》、《再生勇士》这些影片最早都在威海路公交车站上等车时隔着威海路望见台东电影院门楼上的宣传海报知道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设备陈旧、市场变化等种种原因,台东电影院走向逐渐萧条没落,最终停止了放映。
台东电影院停止了放映后,原建筑虽然至今还在,但先后改为了KTV、饭店、旅馆、美容院等场所,电影院的功能已经全部彻底消失。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台东电影院老建筑北侧不远处就是老台东依然还在继续营业的一家著名老字号小吃店——万聚和坛子肉、豆腐脑。
![]()
如今的台东电影院
其实老台东除了遵义剧院、大光明电影院、台东电影院这三大耳熟能详的影剧院之外,位于顺兴路与昌邑路的交界处的原台东区政府的大礼堂(如今的市北剧场)也时常放映电影、进行戏剧演出,老百姓俗称为“台东大礼堂”,附近的居民直接叫“台东区委会堂”。因为我祖父家就在台东大礼堂斜对面的昌邑路3号大院,所以当时台东大礼堂只要一放电影或者进行演出,我也尾随着家里的长辈们一本正经地进礼堂观看,演出结束后还装模作样地学着大人们进行鼓掌。
![]()
曾经的台东大礼堂,如今的市北剧场
如今,老台东的三大影剧院因为时代的发展进步,全部走向了没落直至销声匿迹,被时代前进的车轮所淘汰。但这毕竟是承载了几代老台东人、老青岛人多年的记忆。也为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增添了不少童趣。因此,谨以此文回忆一下老台东三大影剧院的往昔辉煌岁月,也算是以此慰藉我这位老台东人以及更多的老台东人的美好眷恋!
作者简介:
石鑫,36岁,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函授本科学历,八年军队服役史,目前在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工作,青岛文史爱好者,二战史爱好者,曾参加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3年度、2025年度年会。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