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欧洲好像真的是傻的有些可爱。
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自家能源价格翻了十倍,低收入家庭冬天取暖都成了问题。
一边是美国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自己亏得底朝天,这笔账怎么算都亏,还好现在清醒了。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AJY
欧洲的“天真”代价
三年前,欧洲各国还铁板一块地跟着美国走。
欧盟一轮接一轮搞制裁,又是把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又是禁俄罗斯能源,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大国口径统一。
![]()
谁要是敢说句“别给乌克兰送武器了”,立马被当成“帮俄罗斯说话”。
就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那会儿坚持跟俄罗斯保持联系。
差点被欧盟其他国家孤立,开会都没人愿意跟他坐一块儿,活脱脱一个“边缘人”。
![]()
可现在再看,反援乌的声音早不是“异端”了。
斯洛伐克新上台的总理菲佐,刚上任就拍桌子:“一分钱军事援助都不给乌克兰”。
态度硬得没商量。
![]()
捷克那边更热闹,有望当总理的巴比什。
天天把“停止援乌”挂在嘴边当竞选口号,还真拉了不少选票。
![]()
连一向跟西方贴得近的意大利,前驻比利时大使埃琳娜·巴齐莱都站出来说大实话:
“俄罗斯不是在打乌克兰,是防北约东扩,这是正当防卫”——这话放以前,谁敢说?
连最开始积极援乌的西欧大国,现在也软下来了。
![]()
德国有个叫席勒研究所的,创始人拉鲁什直接说:
“给乌克兰送武器根本没用,欧洲得改改跟俄罗斯对着干的毛病”。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有意思,嘴上还说“欧洲安全靠乌克兰”。
但总把“不能无限拖下去”挂在嘴边,明眼人都看出来,他是想找机会谈了。
就连波兰、波罗的海那些以前对俄最狠的国家,也悄悄加入“呼吁停火”的队伍。
毕竟自家军火库快空了,再送下去自己都没武器了,这股风气甚至吹进了欧盟总部。
今年8月,欧盟二十六个国家联合发声明。
一边喊“继续支持乌克兰”,一边又说“欢迎停火三十天”——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
以前欧盟投票援乌,基本都是全票通过。
现在每次都吵翻天,匈牙利敢直接否决,斯洛伐克带头弃权,德国也磨磨蹭蹭的。
反援乌的声音,早就从“一个人唱反调”变成“一群人喊停”了。
![]()
“账本”压垮“圣经”
如果说觉醒有声音,那一定是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
欧洲终于开始算账了,这一算,算出了一身冷汗。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到2024年底,光德国一个国家,就因为这场冲突亏了2400亿欧元。
![]()
这不是一个抽象数字。
这是无数个工厂的订单,无数个家庭的储蓄,无数个工作岗位的未来。
更让欧洲憋屈的是,自己在前面流血流汗,美国却在后面赚得盆满钵满。
![]()
美国一边喊“支持欧洲”,一边把高价天然气往欧洲运。
2023年直接成了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
欧洲就是最大的冤大头客户,军火商更开心,欧洲国家扩军备战,买的全是美国武器。
![]()
德国设的1000亿欧元国防基金,一大半都流进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口袋。
账一算清楚,欧洲总算醒过神了:自己就是美国的“枪”,打完了还得自己买单,再不清醒,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
匈牙利总理一句“无俄气过不了冬”,其实是大实话。
很多欧洲人都明白,能源账单不降下来,欧洲的产业链迟早得断,这已经不是政治立场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
这种从“价值观驱动”到“利益驱动”的转变,虽然看起来“不体面”,但却无比真实。
它标志着欧洲政治成熟度的提升,标志着其终于开始作为一个真正的地缘政治实体。
而非美国的“跟班”,来思考自己的未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路一片光明,觉醒的痛苦之后,是自救的艰难,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充满了内忧外患。
![]()
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救
既然日子过不下去了,欧洲就得想办法“止损”。
所谓的“卖掉乌克兰、甩锅美国、跟俄和好”,不是真把乌克兰打包送人,是换个活法,不再当美国的傀儡,自己掌握主动权。
![]()
第一步,就是“甩锅”,把责任全推给美国。
现在欧洲政坛天天有人骂美国,说俄乌冲突就是美国搞出来的。
为的就是削弱欧洲、卖军火赚钱。
![]()
德国联邦议员克劳斯·恩斯特直接戳穿:
“美国就是用我们的钱养他们的军工企业,还把我们的工厂骗去美国”。
![]()
行动上更是跟美国划清界限,美国国会动不动就卡援乌资金。
欧洲干脆搞了个“乌克兰融资机制”,每月固定打钱,避开美国的“反复无常”。
欧盟还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给乌克兰发钱,表面是“惩罚俄罗斯”,实则是不想再掏自己的腰包。
![]()
欧洲嘴上还在说“支持乌克兰”,但援助的调子早变了。
2025年9月欧盟批的20亿欧元援助,明着是买无人机,实则强调“要在谈判框架内使用”。
10月又给40亿欧元,可全是“宏观金融援助”,没给多少武器。
马克龙更是直接跟泽连斯基交底:“不能无限支持下去”。
![]()
最关键的一步,是偷偷跟俄罗斯“递话”,毕竟跟俄罗斯谈安全才是真的。
欧洲心里清楚,俄罗斯是“搬不走的邻居”,就算打赢了冲突,以后的安全还得跟俄罗斯商量。
![]()
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早就放话了:
“要和平可以,得答应两个条件:乌克兰不能入北约,得保持中立”。
这话以前欧洲当耳旁风,现在却听得很认真。
![]()
落幕的单极时代
不过,欧洲想转身,俄罗斯信不信是另一回事。
俄外长拉夫罗夫多次强调,北约东扩才是冲突根源。
俄罗斯对欧洲的“停火”提议也很警惕,觉得欧洲只是想给乌克兰补足武器,再继续对抗。
![]()
俄罗斯很清楚,欧洲现在的“和解”更多是被经济压垮后的无奈选择。
俄方虽然愿意谈,但心里有数,双方的信任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欧盟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
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地理位置问题,一直把俄罗斯看成头号威胁,坚决反对欧盟妥协。
![]()
而法国、德国这种经济大国更看重利益。
想办法缓和局势,欧盟在对俄政策上,已经越来越难做到步调一致。
北约东扩让俄罗斯压力山大,欧洲成了美俄较量的场地。
现在欧洲琢磨明白了,不能总当冤大头,得想办法自保。
欧洲这次的“醒悟”,虽然让自己暂时喘了口气,但真的能一劳永逸吗?
![]()
答案其实远没那么简单,美欧利益分歧、俄欧信任危机、欧盟内部的裂痕,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更别说美国的政策本来就灵活,特朗普在欧洲还能争取点空间。
等美国政坛一变天,欧洲还是得随时准备重新站队。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际关系没有永远的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欧洲这回回过味儿了,靠着卖掉乌克兰、甩锅美国、修复俄欧关系,能不能真的万事大吉,还得看接下来局势会怎么发展。
![]()
结语
国际关系没有永远的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欧洲的觉醒,是生存本能对意识形态的一次扳回。
这场自救之路荆棘密布,但一个摆脱单极霸权束缚的世界,似乎正在地平线上酝酿。
对我们而言,看清世界的底层逻辑,或许才能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自己的确定方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