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八届红棉文学奖揭晓 特设新大众文艺奖

0
分享至


  第八届红棉文学奖颁奖典礼暨《红棉》创刊1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11月4日上午,第八届红棉文学奖颁奖典礼暨《红棉》创刊10周年系列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文体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作家协会、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横岗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联合主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家网总编王杨,广东省作协创研部主任林世斌,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以及邓一光、林白、王十月、郑小琼、陈行甲、黄礼孩等一众文学名家共同见证了《红棉》创刊10周年盛事。本次活动也拉开了第26届深圳读书月横岗街道系列活动的序幕。

  投稿量创新高 胡小跃获年度致敬奖  

  第八届红棉文学奖于2025年7月启动征稿,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小说、诗歌、散文等5200余篇(部)参赛作品,投稿量创历届新高。评审委员会由茅盾文学奖评委、省市作协专家及鹤湖智库成员组成,采用双向匿名评审机制。最终,200部作品进入终评,经过提名、初评与终评多轮遴选,评选出多个重要奖项。

  年度致敬奖由著名翻译家胡小跃获得,他曾获法国“文艺骑士”及“文艺军官”勋章,并荣获傅雷翻译奖;年度小说奖得主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十月,获奖作品为《不舍昼夜》;年度诗歌奖颁予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林白,获奖作品为《身体的雷霆》;年度散文奖则由知名公益人、作家陈行甲摘得,获奖作品为《别离歌》;年度新锐奖获奖者为龙岗本土青年作家肖千超,获奖作品为《上天台》。“红棉文学奖是立足深圳、走向全国的一个文学奖项。这次获奖对我个人来说,是我书写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鼓励,我会继续书写下去。”陈行甲表示。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中宣部提出的“新大众文艺”创作导向,本届奖项特别设置了“新大众文艺奖”。横岗胡杨林透友、医务人员与志愿者共同创作的诗集《我的余生》荣获该奖项第一名,东莞作家王瑛、温雄珍以及龙岗本地作家胡四民、张淑琴等同时获奖。  

  主题特辑展出 读书月系列活动将举办  

  颁奖典礼现场,舞蹈爱好者还带来了红棉主题交谊舞展演,彰显横岗“交谊舞之乡”的独特魅力。横岗街道同步发布新IP形象“AI宝”,全方位展现“AI横岗·YUE文旅”新活力与“四有”街区新形象。此外,街道还与《特区文学》《书都》等杂志社、深圳市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结为《红棉》文学共建单位。

  据介绍,在创刊10周年之际,《红棉》主题特辑在横岗文体中心9楼正式开展。展览通过文稿、图片、实物与影像等形式,全面回溯《红棉》十年来的文学探索与文化实践。与此同时,深圳图书馆北馆五层深圳文学馆同步推出“红棉十年,文学绽放”专题展览,集中展示《红棉》刊物与红棉文学奖获奖作品。围绕第26届深圳读书月,一系列阅读活动也在横岗开展。  

  八届赛事共300余位作家获奖  

  红棉文学奖自2017年设立以来,八届赛事共有300余位优秀作家获奖,成为深圳文化根脉蓬勃生长的生动缩影。从一本地方内刊到全国性文学奖项,从单一文学创作到“文学+”生态构建,红棉文学用十年实践回答“地域刊物如何助力当地成长为文学重镇”的时代命题,交出一份文化赋能城市、温润人心的“横岗答卷”。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红棉》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内刊,红棉文学奖很有代表性。而且它是文化、文学的一个沟通桥梁,使得横岗在文学的意义上,具有很强的全国性。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表示,红棉文学奖和《红棉》杂志现在已经走向全市乃至全国,无论是专业作家,还是新大众文艺的爱好者、写作者,都积极参与其中,兼具专业性与大众性。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1486文章数 35856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