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牙髓炎是指牙齿内部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牙髓是牙齿最内层的软组织,包含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当它受到细菌感染或其他刺激时,就会发生炎症。对此,南京市口腔医院江北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卢明星提醒,牙髓炎是一种很普遍的口腔疾病,以牙齿疼痛为主要特征,不少人对牙髓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期。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牙髓炎
疼痛难忍:这是牙髓炎最突出的症状。这种疼痛往往是自发性、阵发性的,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下,牙齿会突然疼痛,且疼痛一阵强过一阵。到了夜间,疼痛会更加剧烈,常常让患者难以入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冷热刺激痛:患者对冷热刺激极度敏感,喝凉水、吸凉气或吃热食都可能引发尖锐疼痛,急性期时这种反应尤为明显。
放射痛:疼痛会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患者可能感到半边头痛、耳痛,导致难以准确判断疼痛来源。
据了解,引发牙髓炎常见病因有以下五种:
首先是龋齿(蛀牙)。这是引发牙髓炎最常见的原因。牙齿发生龋坏后,形成龋洞,细菌会通过龋洞不断向深层侵犯,最终侵入牙髓组织,引发感染和炎症。
其次是牙齿外伤。牙齿受到外力撞击、打击等外伤时,可能导致牙冠或牙根折断,使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中,细菌趁机侵入;即使牙髓未直接暴露,外力冲击也可能造成牙髓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炎症。
第三是牙齿磨损。长期存在磨牙习惯、刷牙方式不当或经常咀嚼过硬食物等,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过度磨损,使牙本质暴露。牙本质内的牙本质小管与牙髓相通,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长期刺激会引发牙髓炎症。
第四是牙周病。当牙周炎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牙周袋内的细菌可通过根尖孔等途径侵入牙髓,引起牙髓感染和炎症。
最后医源性因素。在一些牙科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可能对牙髓组织造成刺激或损伤,从而诱发牙髓炎。
专家支招,预防牙髓炎
那么如何来预防牙髓炎呢?专家给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并记得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其次要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第三及时治疗龋齿:不要等到疼痛才就医!发现蛀牙后尽早处理,避免龋坏加深侵犯牙髓。
第四是避免咬硬物:减少咀嚼过硬食物,防止牙齿出现裂纹或损伤。
最后是控制糖分摄入:减少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专家提醒,早期治疗能最大程度保留天然牙体组织,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和更高的费用。需要注意的是,牙髓炎无法自愈,拖延只会让病情持续恶化,甚至可能导致牙齿丧失,务必尽早干预。
通讯员 魏敏 贾晨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