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通讯员 王 旭
10月28日上午,连云港师专二附小以“百十芳华 启智润心”为主题,举行办学110周年发展大会。各界嘉宾、历届校友、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校园,共话学校育人传承与未来新篇。
大会在庄严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中拉开帷幕。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党总支书记胡芸说,110年校史从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代代二附小人“立德树人”的初心薪火相传,是从“做学合一”的传统理念到“课程融通”的现代实践的创新接力。未来学校将始终以“智贤文脉”筑牢办学根基,以“童心育人”厚植学生成长沃土,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继续书写育人新篇。
2010届毕业生、“苏超”连云港队队员张骋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细数在母校的成长点滴,感念“童心教育”对个人品格的滋养,真挚话语引发全场校友共鸣。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柴宇球将军受邀为学校少年军校“百川少年团”授旗,并带来两份珍贵礼物——亲笔题词与战略丛书,他寄语少年要“继承光荣传统,再创美好未来”。
连云港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修杰说,二附小的110年,是一部“守初心、传文脉、勇创新”的育人史诗——从1915年“尚义学堂”起步,历经刘百川“聪敏活泼、勇敢快乐”的育人期许,朱智贤儿童心理理论的实践深耕,到如今“全国文明校园”的荣光,学校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前沿,其“童心课堂”“课程融通”等成果,为港城基础教育提供了“二附小方案”。
连云港市副市长张家炯宣布启动“智贤书院计划”。这一计划打破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段壁垒,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师资团队共建、实践平台共搭的横向融合模式,构建起“全链条、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它不仅为青少年拔尖人才早期筑基与专项人才精准培养搭建了贯通式的成长平台,更标志着师专二附小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育人模式创新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启动仪式之后,大会展开了四个篇章的舞台展演。《文明曙光》篇章中,情景剧《曙光·问道》重现孔子在孔望山观海讲学的场景。《智贤交响》篇章以朗诵《智贤交响》为核心,师生共同追忆首任校长刘百川“活动即成长”的教育理念,讲述学校从“手脑合一”到“课程融通”的改革历程。《融通纪元》篇章通过“校园春夏秋冬”的情景演绎,展现学校“课程融通”的育人成果。跨学科课程、社团成果、全国文明校园荣誉……一幕幕场景串联起“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薪火永续》篇章迎来高潮:一名学生诵读《写给未来的我》,将对母校的眷恋与未来的期许装入信封,由无人机带向远方;全体起立齐声共唱《歌唱祖国》,歌声在校园上空回荡,传递着“薪火永续”的坚定信念。
110年办学路,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始终以“特色”立校,以“质量”强校。学校的“童心教育”“课程融通”“三慧足球”等品牌成果引发广泛关注:依托朱智贤儿童心理理论打造的“童心课堂”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慧足球”课程融合“慧知、慧艺、慧玩”,为“苏超”连云港队输送11名健将;足球博物馆成为校园文化地标……“多元润泽”的育人场域让学生“在做中学、思中长”。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亮眼:学校培育出15名省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智贤四有好教师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多项科研成果辐射省内外。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校长杨金斌表示,未来,学校将始终以“童心”为帆、以“智贤”为舵,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深耕创新,让这所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育人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