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满分是100分,我给现在的日子打85。”说这话的,是14岁的周宇美。
![]()
去年此时,她还在深山里摸黑赶路:一只手牵着眼睛几乎看不见的母亲,一只手攥着刚拾来的柴火,脚尖踢到石头也不敢停——停了,灶就生不起火,妈妈的药就得凉。
![]()
一年过去,同样的山路,她不再孤身一人,沿途亮起了五盏“灯”。
第一盏灯叫“成绩”。2023年11月期中放榜,她的名字贴在南漳一中公告栏第十位。
学校怕她来回跑,干脆把课堂“搬”到云端:老师把黑板拍成视频发进微信群,她在家陪妈的同时,耳机里照样能听见二次函数开口方向。
襄阳四中已悄悄给她留好高一座位——这是湖北最硬核的高中之一,清北直通车。
很多人说“寒门难出贵子”,她先让寒门多了一条“弹性学习”缝,透进光。
第二盏灯是“眼睛”。
母亲万永爱的视网膜像一张被揉皱又摊开的旧报纸,字迹模糊。
武汉同济医院眼科十名专家接力,把这张“报纸”铺在手术显微镜下,一点点熨平。
省残联把她排进“光明行”首批名单,手术定在2024年2月,医保加公益兜底,个人承担部分不到一万元。
医生私下告诉周宇美:“术后视力有望0.3,阿姨能看清你长多高了。
![]()
”女孩听完没哭,回头把这句话写进作文,题目叫《0.3的光》。
第三盏灯是“屋檐”。
县妇联把钥匙塞进她手心——一套50平的电梯房,离学校步行八分钟,月租200元,水电暖全包。
社区“护苗小组”每晚七点敲门:今天要不要接热水?
明天想吃什么菜?
以前她背妈妈去河边洗衣服,现在小区里就能晒被子,阳光落在被面上,像一张新打的米浆粑粑,暖而发胀。
第四盏灯是“钱包”。
截至11月中旬,38.6万元捐款躺在政府监管账户,专款专用,每花出一笔,系统短信自动推送给捐款人。
撒贝宁托工作室转来一句话:“大学四年的学费我包了,让她安心把今天过好。
”一句话,把未来四年的焦虑折成纸飞机,飞走了。
![]()
第五盏灯最软,却最不可或缺——“心”。
华师大的心理老师每月来一次,跟她玩“情绪叠叠乐”:把烦恼写在积木上,一块块垒高,再一块块抽掉,看什么时候塔倒。
女孩把最大那块写着“害怕妈妈摔倒”的积木抽走,塔没倒,她先笑了。
如今,她每周能空出两个晚上画水彩,最新作品《五盏灯》在县青少年艺术展拿了一等奖:深蓝山谷里,五团暖黄像灯又像星。
五盏灯亮起来,路就清楚了。
南漳县民政局正在起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长效帮扶十条》,她成了1号样本;省民政厅把她的故事塞进2024年预算报告标题页——“让每一盏灯都有电源”。
政策语言听起来宏大,落到她身上就是一句话:只要女孩想读,灯就不灭。
有人担心铺天盖地的关注会“烤化”一个孩子。
我问周宇美:“要是有一天镜头都走了,你会失落吗?
”她摇头,把手机相册滑到最后一张——那是她给妈妈新买的折叠盲杖,荧光绿,39块。
![]()
“灯亮过,我就记得路。
以后我给别人点灯。
腊月,她要去北京领“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奖。
彩排现场,导演让她写一句领奖词。
她写了十个字:
“曾经我借光,现在我要发光。
灯,终于从别人手里,递到她自己的掌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