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身边的事!最近刷到不少关于"还手就是互殴"的争议,有人说这是为了止戈,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可在我看来,这规则正在悄悄磨掉一些很珍贵的东西——一个民族该有的血性。
血性不是好勇斗狠,不是一言不合就挥拳相向。它是公交车上有人骚扰女性时,敢于站出来说"不"的勇气;是遇到霸凌时,不愿忍气吞声的骨气;是看到不公时,不做冷漠看客的正气。这些藏在普通人骨子里的锋芒,本是我们对抗恶俗、守护底线的底气。
可"还手即互殴"的判定,正在给这份锋芒套上枷锁。当老人被醉汉挑衅,正当防卫却可能面临同等处罚;当店主被无赖滋扰,反击一下就可能变成"互殴"要担责,久而久之,谁还敢挺身而出?我们教孩子"不惹事,但也别怕事",可现实却在告诉大家"惹事麻烦,怕事反而安全"。
有人说,和平年代不需要血性,安稳最重要。但请别忘了,和平从不是忍出来的,而是靠无数人有底线、有勇气守护来的。一个民族的血性,从来不是战争年代才需要的奢侈品,而是融入骨血的精神基因——就像抗日战争时期,那些拿起武器保卫家园的普通人;就像危难时刻,那些逆行而上的救援者,他们的勇气,都源于这份不愿屈服、敢于担当的血性。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习惯了在欺凌和不公面前低头,那么当真正的风雨来临,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守护?血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正向反馈中滋养出来的;勇气也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在规则保护正义、支持担当的环境里慢慢沉淀的。
我不是说要鼓励冲突,更不是反对法治。恰恰相反,真正的法治,应该是保护正当防卫者,惩罚主动施暴者,而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它应该让好人敢还手,让恶人不敢嚣张,而不是让正义者束手束脚,让施暴者有恃无恐。
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就像没有脊梁的人,站不直,也走不远。我们需要的不是好斗的戾气,而是有原则、有底线、有勇气的血性。别让"还手即互殴"的规则,慢慢磨掉我们民族的骨血,因为总有一天,我们需要这份血性,去守护我们爱的人,守护我们脚下的土地。
愿我们都能守住那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底气!愿规则能成为正义的后盾,让血性不被磨灭,让勇气不再迟疑。
你怎么看"还手即互殴"的判定?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咱们下期再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