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红彻底被封杀,央视点名批评,以后叫他只能说“那个男人”,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流量”几乎成了部分网红的信仰与唯一目标,为了博取关注、制造话题,一些所谓的“内容创作者”开始突破道德与法律的底线,用挑动对立、制造戾气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
百万网红博主户晨风的“苹果人 vs 安卓人”事件,正是这股畸形流量文化的又一典型案例,户晨风最初以展示“国际消费差异”起家,凭借一些轻娱乐、轻奢话题逐渐积累了大量粉丝,但随着竞争加剧,他开始走上更极端的路线——以手机品牌为切入点,人为制造群体标签和阶层对立。
![]()
他将“苹果人”包装成所谓“精英阶层”,使用iPhone、开、逛山姆会员店,而“安卓人”则被他描述为“底层群体”,购买国产品牌、逛菜市场,这种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言论,不仅误导受众,更在潜移默化中加剧了社会情绪的撕裂。
特斯拉
![]()
本质上,使用什么品牌的手机只是个人消费选择,与人格、能力、社会地位毫无必然关系,然而,在户晨风的精心“脚本”中,这种差异被放大成身份的分界线,他借助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通过对立叙事来刺激情绪、制造争议,从而实现流量变现,更严重的是,这种内容在算法推荐的推动下,会形成“信息茧房”,让观众陷入“非此即彼”的情绪陷阱,进一步放大社会对立。
![]()
这种以对立换流量的营销手法,早已被社会各界所批评,中央电视台也对户晨风的行为点名报道,指出其传播“极端分化言论”,助长社会戾气,随着监管的介入,户晨风在多个平台的账号被永久封禁,所有内容被清空,可以说,这次封禁意味着他在网络世界的“彻底出局”。
![]()
这起事件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网红的“凉凉”,它反映出平台生态的一个关键拐点:流量不再是“护身符”,违法违规的博眼球行为必将被清理出局,监管的持续强化,也是在为网络空间重新确立秩序与底线。
![]()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创作者可以有个性、有风格,但不能利用社会偏见和阶层焦虑去谋取私利,流量若脱离了价值导向,就只会变成短暂的泡沫,户晨风的覆灭,其实是对所有内容创作者的一次警醒:真正能让人走得长远的,从来不是挑动对立的噱头,而是能够传递真实、理性与善意的内容,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