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呢,有三部新剧上线,坦白讲,都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主要还都是流量男演员,就都忍不住瞅了瞅……却都蛮失望的。
图片
但要说其中最失望的,还是成毅。
《天地剑心》的无聊,让我在硬着头皮追了几集后,只能弃剧了。
毕竟,我也是从很早就关注成毅,算得上是他的剧粉。
毫无疑问,今年成毅新上的两部剧,都是大制作,大IP,表现平平。
两部剧无论从题材、资源、宣传,都给了极大的期待。
如果说《天地剑心》是平平无奇,《赴山海》则是扑街,虽然同样也是开局数据不错,
![]()
图片
但随后便因为剧情拉垮,特效五毛,抠图尴尬,演技和台词都遭到吐槽。
《赴山海》中,成毅挑战“一人分饰三角”——肖明明、萧秋水和李沉舟。
这本是展现演技的绝佳机会,却成了观众吐槽的重灾区。
更尴尬的是,剧中出现成毅手持剧本拍摄的穿帮镜头,且持续时间长达近三秒,标注台词的蓝色荧光笔笔迹清晰可见。
![]()
图片
这一低级失误迅速登上热搜第一,引发全网群嘲。
观众评价说,成毅的表演像在念经,打戏幼稚,哭戏也难以传递真实情绪。
从《琉璃》到《沉香如屑》再到《莲花楼》,成毅的成长曾被观众看在眼里。
但演艺圈的现实是:打造一个顶流需要多年,而失去光环可能只需要两部作品。
成毅的演艺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回顾他的成长历程,是一部典型的从配角逐步攀升至顶流的奋斗史。
而早年的成毅,是少有的那种“较真型演员”。
他在《琉璃》时,为了一个哭戏反复拍十几条,为了找到人物情绪,宁愿自己在片场安静待上半小时不说话。
那时候,他还没红,也没人在他身上押宝,他就那样——靠“揣摩”“琢磨”“笨拙的认真”往上爬。
![]()
图片
他不是天赋型演员,他是那种靠“苦功夫”熬出来的人。
你可以在他眼神里看到某种“掏心掏肺的真诚”。
那几年,他在各种古装剧里穿梭——不是顶流,是“认真型演员”。
他不是在“演角色”,他是“变成了角色”。
他学表演的时候就不是班上最亮眼的那个。
没有张扬的天赋,也没有人脉可用。
他自己说过:“我不是天才型演员,我只能用时间去换感觉。”
甚至早年甚至说,自己被人说,不是当演员的命。
![]()
图片
那几年,他拍了很多没人记得的小角色:
《诛仙·青云志》里他演的是配角林惊羽,镜头少,妆发普通,
但他背下了所有剧本台词,包括不是自己那场的。
![]()
图片
《长安诺》《迎风的青春》《山河月明》,他都在演戏,却没几个人记住他。
![]()
图片
他不红的时候,为了演一个生病的角色,特地每天少吃,
让自己脸上带一点病气。
拍哭戏,导演说“够了”,他自己还不满意,再来一条。

图片
在片场待久了,别人都去休息,他还在琢磨一个表情的停顿。
《怒海沉沙》中成毅为拍摄打戏,连续吊威亚18个小时。
![]()
图片
他会为了一个角色,闭关整整三个月。
![]()
图片
他是那种——哪怕没人看,也要演得真的演员。
真正让成毅被大范围看到,是《琉璃》。
那部剧一开始其实不被看好,仙侠古偶市场早已饱和,可成毅演的禹司凤,克制、偏执、又带着隐忍的悲伤,让观众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人,演技是真的不错。
有人说,成毅的哭戏是那种“带着绝望的安静”。
那种哭法,不是撕心裂肺的吼,而是“情绪崩塌到极点后的克制”。
《琉璃》和《沉香如屑》相继让他出圈,接着是《莲花楼》。
即使播出两年后,《莲花楼》的热度依然居高不下。
那个从站在江湖顶端,到走进江湖,置身江湖的李莲花,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红绸舞剑、竹林舞剑、篝火舞剑——
即使过去两年了,在不少观众心里,依然没有能超越这几场舞剑的存在。

图片
无疑,成毅将李莲花从少年得意的李相夷到淡泊隐忍的李莲花的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部剧之所以能火,一是因为剧本确实好,制作也足够精良,二是,成毅在这部剧中的演技也确实值得夸奖,
在那部剧里,他的眼神有层次、动作有分寸、情绪的收放精准得刚刚好,演技细腻又足够真实,打戏也如行云流水,干净利落,大到打戏动作的一招一式,小到裙摆翻飞的弧度,都经过精心打磨。

图片
他演出了李相夷的少年气和睥睨天下的骄傲,也演出了李莲花的沉稳和释然。
李莲花的病弱、疏离、克制,恰好消化了成毅的短板。
他的台词不够强,但那种“气若游丝”的感觉反而成了角色的设定。
那是他最像一个“真正演员”的时候。
你能感到,他不在意镜头好不好看,他在意——这个人是不是活着的。
![]()
图片
借《莲花楼》,他完成了从“潜力股”到“当红男主”的蛰伏跃迁。
那一刻,成毅似乎找到了“扛起男主+爆款剧”的钥匙。
台前背后、粉丝大军、资本加码,一切都朝着“顶流男演员”的方向推进。
成毅成了顶流,
他终于拿到了一线的资源、S级项目、全平台的热度。
这按理说,应该是演员的春天。
可他身上的“演员气”,却开始一点点淡了。
《赴山海》《天地剑心》——两个都是S级大制作,
投资上亿,宣发铺天盖地,但一开播,观众的评价几乎一致:不难看,也不好看。
![]()
图片
不是剧情的问题,而是——他在里面没有“新东西”了。
早年间的成毅说作为演员,就是要剧抛脸,信念感要极其地强,演什么就要像什么。
![]()
图片
但红了的成毅,表演却开始越来越模式化,他的眼神、语气、表情,全都似曾相识,他的角色,不再鲜活,只剩下“套路”。
你会觉得,他像是被按在模板上复制出来的。
连造型都开始大同小异,一成不变的高马尾、一成不变的刘海、一成不变的“忧郁帅哥式悲伤”。
![]()
图片
甚至你得反复看几张剧照,才能分清楚:这是《莲花楼》,还是《天地剑心》。
以前的成毅,不但是剧抛脸,甚至在一部剧中,也能变幻各种不同造型,他不怕扮丑,不怕暴露自己脸型硬伤,只在乎是不是跟角色适配。
![]()
图片
但“顶流”成毅,却似乎在找到了最能凸显自己“美貌”的妆造后,恨不得把这一套妆发半永久化
更别说,原声台词的成毅,无疑把自己的短板暴露无疑,讲话口齿不清,嘟嘟囔囔,实在是不像一个大侠。
![]()
图片
成毅不是第一个被流量毁掉的演员。
几乎每个男演员红了之后,都会面临这道坎:是继续做演员,还是变成商品。
演员演戏,是为了“理解人”。而流量明星演戏,是为了“维持人设”。
在没红之前,可以为了一个角色彻夜失眠,可以不顾颜值、愿意丑、愿意疯。

图片
但红了之后,你得顾虑:
这造型粉丝会不会骂?这表情截图好不好看?这段台词会不会被剪成梗图?
当演员开始害怕做大表情大动作会崩颜值,他就失去了“能演得真实”的能力。
红,是一个人的幸运。但在娱乐圈,它也是一种诅咒。
他从一个“用心琢磨角色的演员”,变成了一个“被资本裹挟的产品”。
走红后的成毅,似乎越来越远离了那个纯粹的自己,
网传《天地剑心》投资3亿,而成毅一人才片酬就占据了55%,剩下便只有服化道粗制滥造,特效5毛了……
![]()
图片
综艺、代言、商业活动……这些流量的副产品,正在吞噬演员宝贵的创作时间。
有业内人士透露,流量明星的档期越来越紧,拍戏琢磨的氛围越来越淡,好像大家都“不太想花时间”。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这是所有被“流量”裹挟的演员的宿命。
成毅的危机,不是演技不行,而是他不再想“更好”,似乎也没时间变得“更好”
在《琉璃》时期,他的每个角色都在突破。
在《莲花楼》,他让人看到“破碎感”“层次感”。
可从那之后,他开始“保守”。他不再去挖角色的灰暗、冲突和人性,而是满足于“体面、得体、合格”。
当演员成了流量,就会被众星捧月,所有人都围着你转,演成啥样都会被夸,导演也不愿意得罪粉丝,反而失去了在演技上更进一步的可能。
![]()
图片
更可怕的是,当你处在这种环境中,无疑会滋生傲慢,甚至,脱离观众和真实的环境越来越远。
如若不然,他恐怕在面对观众指责的时候,也不会说出,别浪费会员的话了。
![]()
图片
当年《莲花楼》中,李莲花曾言:“人生在世,皆在渡舟。”
如今的成毅,仿佛也站在这样的渡口,前有《莲花楼》的辉煌,后有接连的争议。
对于成毅而言,真正的挑战或许不是如何复制《莲花楼》的成功,而是如何超越那个曾经的李莲花。
成毅的困境,也是整个影视行业面临的难题。
流量并非原罪,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流量。
事实上,有不少流量明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已经逐渐蜕变为实力派演员。
如朱一龙、易烊千玺等,他们同样拥有巨大的流量,但却通过一部部扎实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对成毅而言,或许需要适当放缓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初心。
![]()
图片
是继续在流量的漩涡中打转,还是回归表演的本真?如何选,是成毅自己的课题。
如郑晓龙导演所说,“所谓演员转型,与其说是以某部戏为分水岭,不如看成是长久地在现实主义创作氛围中锤炼自己,一步步立住剧中人,也立住自己的演员身份。”
他要重新去“做人”——
做回那个安静、真诚、甚至有点笨的成毅。
![]()
图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