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为进一步深化垃圾分类理念,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规范性,近日,丰台区东高地街道组织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以多元化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推动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大骨头是厨余垃圾吗?”在东高地北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点,居民们围绕垃圾分类问题热烈讨论,现场氛围格外热闹。社区通过设置垃圾分类知识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清晰解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与投放要求,重点针对居民日常易混淆的物品,以“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的形式逐一答疑,将垃圾分类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生活案例。
“把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插花活动,既学了技能,又记牢了知识,下次活动我还要来。”居民李先生说道。近日,东营房社区组织开展“环保卫士齐分类,美丽插花扮家园”主题活动,将垃圾分类宣传与艺术创作巧妙结合。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互动问答,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标准、常见误区及环保意义,帮助市民群众提升垃圾分类投放能力。花艺老师现场示范插花技巧,居民们发挥创意,将鲜花组合成一件件精致作品,活动现场花香与笑声交织。“这次边插花边学垃圾分类知识,潜移默化中就记住了,还收获了自己的作品,特别开心。”参与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
清晨的万源东里社区,一群手持清洁工具、佩戴“环保志愿”袖标的“清洁卫士”格外显眼,他们分工协作,对绿化区域、卫生死角及垃圾桶站周边展开彻底清扫,有人手持工具清理草丛中的白色垃圾,有人仔细清扫桶站周边,还有人在桶站旁耐心指导居民规范投放,手把手讲解分类要点,号召居民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不少居民在志愿者的带动下也主动加入清扫队伍。“亲手清理垃圾后,才更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一位参与清扫的居民表示,今后会从源头做好分类,一起维护社区环境。
下一步,东高地街道将持续探索多元化垃圾分类宣传与实践模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从“广覆盖”向“深扎根”迈进,引导更多居民从“要我分类”转变为“我要分类”,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社区每一个角落,让垃圾分类真正从“新时尚”成为人人践行的“好习惯”。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马艺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