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您可别被自个儿的直觉带沟里喽!“平头百姓”的“平头”,哪是啥寸头、板寸的发型啊!这三个字里藏着古时候穿衣戴帽的大规矩,还牵出两桩真真切切的奇事儿——一桩是市井小民的惊险遭遇,一桩是开国皇帝的早年险事,听着又揪心又反转,里头还藏着咱普通人保命的门道!您说这事儿邪乎不邪乎?
![]()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外灞桥边,住着个卖糖葫芦的张三。三十来岁的年纪,天天挑着副担子,前头挂着红澄澄、甜丝丝的糖葫芦,头上总裹着块洗得发白的灰布头巾,街坊邻居都喊他“张平头”。这天他起了个大五更,想着赶在西市开门前多进点山楂,路过城南染坊时,正巧赶上老板往官署送布料,一匹匹赭石色的官布堆在门口,张三没留神,肩头蹭了一下,头巾角沾了块红印子,他也没当回事,拍了拍就继续往城门走。
刚到朱雀门,“哐当”一声响,一把长矛就戳在了他的货担前!为首的禁军校尉瞪着铜铃大的眼睛,嗓门跟打雷似的:“大胆狂徒!光天化日之下,不戴冠帽倒也罢了,头巾上还敢染这皇家专用的赭石色,莫不是突厥奸细的暗号,想混进长安作乱?”张三吓得腿一软,“噗通”就跪在了地上,糖葫芦撒了一地,红山楂滚得哪儿都是,他手忙脚乱地摸着头巾:“官爷饶命!这可不是暗号啊!是方才蹭了染坊的官布,沾上去的!”
![]()
旁边的兵卒哪肯信,伸手就要绑他,正巧染坊老板赶着马车过来,瞧见这阵仗,赶紧跳下来喊:“官爷住手!这印子是我的布料染的!这是给吏部染的朝服料子,方才他路过没留神蹭到的!”禁军统领骑着马过来,掀开车帘低头一瞅,先瞧了瞧张三头上平平展展、贴紧头皮的灰头巾,又摸了摸那红印子,闻着有染料的气味,再看染坊老板手里的官凭文书,这才松了口气,笑着说:“原来是个戴帻的良民,还沾了官布的光,倒是误会你了!”
您道这“帻”是啥?这就是古时候老百姓的专属头饰啊!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古时候的人戴帽子分四种:帝王戴冕,珠串垂下来,那叫威严;贵族戴冠,用竹片绷着,那叫体面;官员戴弁,绣着纹路,那叫身份;唯独咱平民百姓,没资格碰这些金贵玩意儿,只能用一块方巾裹头,贴紧头皮绕一圈,平平滑滑不露半点儿棱角,这才叫“平头”!
![]()
这规矩可不是闹着玩的!张三隔壁村有个愣头青李四,二十出头的年纪,总觉得裹头巾寒酸,眼馋地主家公子头上那顶绣着花纹的弁帽。有天夜里,他趁地主家没人,偷偷摸进后院,把人家压箱底的旧弁帽偷了出来。第二天一早,他美滋滋地戴在头上,摇摇摆摆进城想耍耍威风。结果刚到街口,就被巡街的县太爷撞了个正着!
县太爷一瞅他头上的弁帽,当时就吹了胡子瞪了眼,一拍惊堂木大喝:“大胆刁民!也不瞧瞧自个儿是啥身份,竟敢僭越礼仪,戴士大夫的弁帽!”当场就叫衙役把李四按在地上,打了二十大板,打得他哭爹喊娘,皮开肉绽,还罚了他家三石粮食。村里人见了都说:“这就是不认自个儿‘平头’身份的下场,真是自讨苦吃!”
![]()
列位看官,您可知道?就连汉高祖刘邦,没发迹的时候,也跟张三一样裹着头巾,还因这头巾闯过一场杀身大祸!想当年刘邦还是泗水亭长,说白了就是个管十里八乡治安的小差事,按规矩只能戴帻,连戴冠的资格都没有。有一回,沛县县令宴请贵客吕公,刘邦想凑个热闹混顿饭吃,又怕被人瞧不上,竟偷偷摸进县吏萧何的住处,把人家的旧冠摘了下来,往自个儿头上一扣,还把自己的灰头巾塞进怀里,大摇大摆就去了。
谁料吕公府上有个懂规矩的老管家,一眼就瞅出那冠的尺寸和刘邦的身份不搭,当场喝住他:“你一个亭长,怎敢戴士大夫的冠?莫不是来捣乱的奸细!”说着就要喊人把他绑了送官。刘邦吓得脸都白了,怀里的头巾不小心掉了出来,落在地上。萧何正好赶来,瞧见这光景,赶紧打圆场:“吕公莫怪!他就是个粗人,想凑个热闹,这冠是我让他暂戴的!”又悄悄踢了刘邦一脚,刘邦反应过来,赶紧把冠摘了,重新裹上自己的灰头巾,那头巾上还沾着田埂上的泥土,一看就是实打实的“平头”模样。
![]()
吕公见他裹头巾时熟练又狼狈的样子,反倒笑了:“虽是僭越,倒也坦荡,且这头巾裹得周正,是个守本分的样子!”竟破例让他入席,后来还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了他!您说奇不奇?这头巾差点让他掉了脑袋,最后反倒成了他的“救命符”!后来刘邦起兵反秦,势力越来越大,才敢换上士大夫的冠;等当了皇帝,头戴十二旒的冕旒,珠串遮面,威严十足,可他总跟人说:“当年若不是那块灰头巾,我早成了刀下鬼,哪有今日!”您瞧瞧,连开国皇帝都靠这“平头”头巾避过祸事,咱普通老百姓哪敢造次?
后来张三攒了点小钱,日子好过了些,可依旧没敢换别的头饰,还是裹着头巾,只不过换了块新的青布,系得更周正了。城门官们都认得他这“标志性”的平头巾,每次进城都放行得快。有一回西市闹小偷,禁军挨个儿排查,见张三头上的头巾系得整整齐齐,二话不说就放他过,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嘱:“看好你的担子,别让小偷给惦记了!”您说神不神?这“平头”既是百姓的身份标识,关键时刻还能当“通行证”!
列位看官,现在您彻底明白“平头百姓”的真相了吧?这小小的一块头巾,裹着的是古时候森严的等级制度,藏着的是咱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就连开国帝王都靠它避过祸事。可咱不妨琢磨琢磨——这头巾既把人明晃晃分了三六九等,让百姓一辈子难越雷池,可又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给了他们“安分守己”的保护色,让他们少遭无妄之灾。那古代的这些礼仪规矩,不但是困住普通人的枷锁,还是护着他们安稳度日的“安全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