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文联与广东画院、广州画院联合开展“文润潮安——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2025年潮安写生季”活动,以笔墨丹青充分展现“百千万工程”建设带给潮安的新变化、新气象。
在龙湖古寨,画家们或蹲坐于石板路上,或驻足于临水亭台旁,泼墨挥毫,将这座千年古寨中青灰瓦檐的高低错落、水圳波光的明暗变化和百年民居墙面肌理,一一转化为画布上的细腻笔触。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师 张仓健:首先我是对潮州的文化很感兴趣,所以这次来到潮州这边感受潮汕地区艺术的氛围、文化的氛围,对我的学习上、画画上都是很有帮助的。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方土:潮州是一个非常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出了很多大家,我在30年前就经常来潮州,这次感受最大就是这些石雕,因为它经常也能够跟木雕一样精彩,表达的题材也非常丰富,艺术性很强,特别是一些民俗的东西,它能够集中融合成为这样的一个祠堂,又让我增加了对潮州的这种敬仰之心。
![]()
据了解,此次写生活动为期 4 天,吸引近 20 名青苗画家参加。活动立足“两山一古寨”三大人文景观带和“百千万工程”示范带,统筹绿美潮安文化生态资源,发挥自然、生态、人文优势,以名家交流、采风写生、主题创作等多种形式,拓宽文艺交流平台宣传效应,充分展现我区“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扩大潮安知名度和影响力。活动期间,画家们还先后来到从熙公祠、郭少俊木雕艺术馆、 梅林湖 等地进行采风写生,体验潮安山水之美、人文之昌和风情之趣。
广东画院副院长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郑阿湃:昨天去了龙湖古寨,今天来到从熙公祠,这些都是潮汕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如祠堂、石雕、木雕等,这些建筑物都非常有传统的底蕴。我从小就看这些石雕、木雕长大的,我画花鸟受很多这里民间的色彩、造型影响非常深。
原创文章,版权归潮安融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记 者:宋璋 许培彬
本期编辑:郑荣
执行编辑:王 晓丹
编 审:刘俊雄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