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显示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喷墨印刷OLED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大规模量产,成为下一代大尺寸自发光显示的核心路径。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一家源自硅谷、扎根中国绍兴的企业——科迪华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迪华”),凭借其全球首创的真空冷却干燥(VCD)设备,荣获“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十大创新产品”殊荣,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作为OLED喷墨打印工艺中的核心成膜装备,VCD直接决定面板的良率、稳定性和制造成本。长期以来,高端显示装备被日韩及欧美企业垄断。而科迪华以原创技术打破壁垒,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显示装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大会期间,《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科迪华总经理高慰南,探寻这家企业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并重新定义中国在全球显示产业链中的角色。
![]()
![]()
国产高端装备崛起,筑牢产业护城河
记者:科迪华2008年创立于硅谷,后将运营中心迁至浙江绍兴,这一战略调整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高慰南:硅谷是科技创新的高地,但产业化必须贴近市场与供应链。我们最终选择中国,是因为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OLED消费市场,更是产能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产业心脏”。
中国拥有从玻璃基板、驱动IC、有机材料到终端品牌的完整生态体系,本地化优势让我们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工艺迭代周期。我们坚持“设备+工艺+材料”协同创新,这种端到端的国产化能力,正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今天的科迪华是一家根植中国、面向全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创立于硅谷,成长在中国,目标是服务全球显示产业。
记者:科迪华定研发真空成膜设备的契机和初衷是什么?
高慰南:十年前,我们在与多家主流面板厂合作时发现,喷墨印刷OLED在干燥环节存在三大难题:一是传统高温干燥易破坏有机材料分子结构,影响发光效率和寿命;二是溶剂挥发不均导致膜厚差异,产生“Mura”(亮度不均)等视觉缺陷;三是高真空抽速控制难度大,尤其在向G8.6及以上高世代线扩展时,设备投资高昂,良率难以保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尺寸OLED的量产进程。于是,科迪华在全球率先提出“真空冷却干燥”(VCD)理念,并成功实现产业化,成为该技术的原创发明者和首家商用企业。
而VCD设备的核心优势在于:在真空环境下,通过精准调控温度梯度与压力分布,大幅降低溶剂沸点,实现低温、均匀、可控的干燥过程。这不仅保护了有机发光材料活性,还显著提升了膜层一致性和工艺稳定性。
如今,科迪华VCD设备已在多家一线面板厂商产线稳定运行,成为喷墨印刷OLED量产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事实证明,这条技术路线不仅是正确的,更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记者:VCD被视为OLED核心装备的国产化重大突破,对中国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高慰南:这意味着中国在下一代OLED生产的核心装备上,拥有了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和供应链保障。
过去,高端显示装备严重依赖进口,不仅采购成本高,还面临交期长、服务滞后、供应链安全等风险。一旦外部环境变化,整条产线可能陷入被动。而科迪华的VCD设备在中国绍兴实现本地制造,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供应链更加安全可控。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与客户紧密协作,共同优化工艺,形成良性互动。
这赋予了中国面板企业真正的战略自主权——我们不仅能“造得出”,还能“用得好、用得稳”。在即将到来的大尺寸OLED竞争中,拥有自主装备将帮助中国企业更快实现技术迭代、降低成本、抢占市场先机,真正实现“换道超车”。
![]()
VCD将成大尺寸OLED标配装备
记者:您如何看待VCD在未来几年的产业化前景?特别是在大尺寸OLED生产中的作用?
高慰南:当前,喷墨印刷OLED正处于全面产业化的“临界点”。过去几年,材料配方日趋成熟,工艺控制不断优化,量产验证取得实质性突破,整个产业链正从“可行性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
未来两三年,随着G8.6高世代喷墨印刷OLED产线投产,VCD设备将成为决定产线爬坡速度、良率水平和单位成本的核心平台。其不仅能有效提升OEE(设备综合效率),还能支持多种材料体系灵活切换,助力客户快速导入新技术。科迪华正持续升级VCD设备,争取在稳定性、兼容性、可扩展性上进一步突破,为客户提供可复制、可量产的整体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VCD设备将在大尺寸OLED制造中扮演“标配级”角色,推动印刷显示真正进入商业化快车道。
记者:科迪华VCD产品的技术领先性以及价值点是什么?
高慰南:在技术方面,科迪华自2016年起就深度参与像素打印工艺开发,对材料特性、成膜机理和工艺需求有深刻理解,无论是腔体结构、热场分布,还是真空动态控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实证优化,确保成膜质量达到最佳;在降本方面,科迪华VCD设备维护周期更长,故障率低,停机时间少,OEE显著提升,从而降低了单位制造成本;在工艺适配性方面,科迪华VCD设备能够兼容不同溶剂体系和新材料,支持客户快速完成新墨水的工艺导入,这对保持技术领先至关重要。这些优势共同为客户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稳定的产品品质,也正是我们价值的核心体现。
此外,科迪华在服务方面也建立了强大优势。自2016年企业开始组建专业售后团队,到2022年科迪华绍兴工厂投产后建成了本地化的技术支持中心、备件仓库和数据分析平台,科迪华形成了人力、技术、物流一体化的服务链,可提供7×24小时快速响应。
“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是我们赢得客户长期信赖的重要保障。
记者:此次参选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成果,您希望传递什么信息?是否期待国际合作?
高慰南:科迪华高度重视这个国际舞台。希望通过这次展示传递三个信号:第一,中国高端装备正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原创”。科迪华VCD设备不是靠模仿,而是从0到1的全链条创新产物,是中国智慧的结晶;第二,喷墨印刷显示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跨技术兼容性,是未来显示的重要方向;第三,科迪华秉持开放态度,愿与全球材料商、设备商、面板厂深化合作,共建高世代OLED产业生态。我们坚信,唯有协同创新,才能加速产业升级。科迪华将以共创、共享的姿态,携手全球伙伴,推动印刷显示技术可持续发展。
记者:面向更大、更柔、更智能的未来显示形态,科迪华有哪些技术储备?量子点显示是否是重点方向?
高慰南:科迪华已在多个前沿方向布局:针对基板大型化趋势,我们正在开发适配G8.X世代的模块化腔室结构,结合CFD模拟优化热场与气流分布,实现超大面积均匀成膜;推进VCD与喷墨打印、AOI检测等工序集成,打造高通量连续生产线;增强设备对新型有机材料、多层复合结构及低温工艺的兼容能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认为喷墨打印的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QD-EL)有望成为下一代自发光显示的重要突破口。而科迪华VCD平台在控制量子点墨水干燥过程中具有天然优势——它能在无热扰动下精确管理溶剂挥发,避免量子点团聚或性能衰减,是少数能与QD喷墨工艺高度协同的装备之一。
未来2–3年,我们将围绕QD喷墨的成膜、干燥与封装展开平台化布局,力争在下一代显示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
点击图片可联系我们了解报告详情
马女士 Ms. Ceres
TEL:(+86)137-7604-9049
Email:CeresMa@cinno.com.cn
CINNO 公众号矩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