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哈佛医学院突发爆炸案震动全国,学界与社会安全的脆弱平衡被再次击穿。与此同时,美国高校正陷入一场由下而上的反抗浪潮:学生、教师与工会将联手走上街头,抵制“政治协议化”的学术生态。而在财政层面,私立院校相继倒下,公立大学则陷入资金冻结与社会信任危机;国际学者对美国会议的“集体避席”,更让学术自由的神话蒙上阴影。今日高教舆论的三大关键词是:安全、抵制、断裂。
![]()
1|哈佛医学院爆炸案:两名嫌疑人被捕,校区安全再成焦点【AP】
马萨诸塞警方确认,已逮捕两名涉嫌在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HMS)楼内引爆装置的男子。爆炸发生于周末深夜,地点位于医学院教学与研究楼交汇处,尽管未造成伤亡,但现场玻璃破碎、墙体焦黑。哈佛立即启动全校封锁,FBI 与波士顿警察局介入调查。初步监控显示,两人案发前数小时多次出入实验楼,疑似携带自制装置。校方在内部信中称,“此事件提醒我们安全与学术自由同样重要”。目前校区已提升安保等级,并对所有研究设施进行风险排查。
![]()
图源: AP
2|联校抗议将爆发:学生与工会联合拒签“高校协定”【Inside Higher Ed】
美国大学教师协会(AAUP)与多校学生组织宣布,本周五将在全国范围内发起联校抗议,反对特朗普政府推动的“高校协定”(Higher Education Compact)。抗议重点包括学术自主、言论自由与教师集体谈判权。预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系统等十余所高校参与。AAUP 声明称,“大学不是政治的附庸,而是民主精神的前线。”此次抗议被视为继“罢课潮”之后,美国高教系统最大规模的基层动员,或将成为学界抵制政治干预的新节点。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3|Trinity Christian College 宣布关闭:又一所私立院校“倒下”【Inside Higher Ed】
伊利诺伊州的 Trinity Christian College 宣布将在2025–26学年末永久关闭。校方坦言,招生人数已连续八年下滑,学费收入无法覆盖固定支出,债务负担沉重。该校曾以“信仰教育”与“小规模师生互动”著称,如今却成为美国文理院校困境的缩影。学生代表称,“学期中被告知学校即将关闭,就像家突然塌了。”教育界分析,美国约有20%的小型私立院校正面临类似风险,部分将通过合并求生,而更多学校可能“无声消失”。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4|迈阿密戴德学院提起上诉:总统图书馆地块案再掀波澜【Reuters】
迈阿密戴德学院(Miami Dade College)针对联邦法官阻止其转让校园地块用于“特朗普总统图书馆”项目的禁令提出上诉。校方主张该计划将推动地区教育与文化交流,而反对者指出该项目“混淆公立教育与个人政治利益”。法官此前裁定,地块转让违反“教育用途优先”原则。此案象征着高校资源分配的政治化趋势正在加剧,也引发地方民众对教育机构独立性的担忧。
![]()
图源:Reuters
5|国际学者“避美潮”:学术会议迁址,合作项目受阻【Inside Higher Ed】
受签证审查收紧、政治环境紧张等影响,多名国际学者取消赴美学术会议行程。部分会议被迫迁往加拿大、欧洲或线上举行。来自印度、德国与韩国的研究者在采访中表示,签证等待时间过长、入境审查频繁,让他们“宁愿避开美国”。学术界担忧,这种趋势将削弱美国在科研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也可能导致全球创新体系“去美国化”。有学者直言:“当知识边界被政治划线,科学将失去速度。”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6|“参加活动能赚钱”:高校用现金激励重建校园活力【Inside Higher Ed】
多所大学正在推出“出席奖励机制”,学生只要参加职业讲座、健康工作坊或社区服务活动,即可获得5至50美元不等的现金奖励或积分折抵。学校认为,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也能缓解后疫情时代的校园疏离。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项目数据显示,参与活动学生的课程完成率比未参与者高出18%。但也有批评声音认为,这种做法“将教育体验量化为经济激励”,可能掩盖了大学生态的根本问题。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7|双重注册25周年:高中与大学的界限正在模糊【Inside Higher Ed】
美国双重注册(Dual Enrollment)制度迎来 NACEP 成立25周年。数据显示,全国已有150万名高中生同时修读大学课程,其中多数来自低收入家庭。该制度被视为拓宽高等教育机会的重要途径,但也引发质量监管与教师资质争议。一些大学教授质疑,“高中课程的深度与大学标准差距巨大。”教育专家呼吁,未来应建立统一学分认证与师资标准,以避免“名义上的大学课程”稀释教育含金量。
![]()
图源:网络
8|观点|“推进多元观点”还是制造新分裂?【Inside Higher Ed】
Inside Higher Ed 专栏文章指出,美国高校对“观点多样性”的热衷正陷入误区:校园在统计“立场比例”时,反而忽略了如何真正容纳差异。作者认为,“多元化不在于让更多声音被听见,而在于是否有人愿意倾听。”文章警告,若高校无法建立理性对话机制,“包容”最终可能演变为“对立”。这一讨论再度唤起人们对学术讨论空间“政治化”的担忧。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9|加州高校食物银行告急:政府停摆波及学生生计【University Business】
随着政府停摆进入第五周,加州中央谷地区的社区学院纷纷报告食物银行库存耗尽。政府补助暂停让依赖餐补的低收入学生与留学生陷入困境。部分院校已启动“紧急食品援助”,但物资仅能支撑数周。校长们呼吁国会“不要让学生的餐盘成为政治筹码”。教育观察人士指出,这场危机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非学术贫困”的普遍化。
![]()
图源:网络
10|教职晋升建议:研究陈述要“可量化”才有说服力【Inside Higher Ed】
Inside Higher Ed 的职业专栏提醒,高校晋升委员会更青睐“讲影响力”的研究陈述,而非“讲故事”的成果汇报。专家建议申请人将论文引用、政策应用或社会传播数据化展示,以体现研究的实际价值。文章指出,“研究陈述的核心,不是研究本身,而是研究带来了什么改变。”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11|K–12采购新风向:结果导向合同成高校合作契机【EdWeek Market Brief】
EdWeek Market Brief 调查显示,美国K–12学区对“结果导向合同”(Outcome-Based Contracts)的兴趣显著上升。这类合同以学习成效为核心,供应商和高校需共同承担成果责任。分析指出,这一趋势或将促使大学在教育技术、测评工具及师资培训领域与基础教育市场深度捆绑,为高教机构创造新收入模式。
![]()
图源:EdWeek Market Brief
12|哈佛爆炸案细节曝光:监控画面与法庭要点公布【AP】
波士顿媒体公布的庭审文件显示,两名嫌疑人通过网络购买化学原料,并在案发前多次徘徊于哈佛医学院实验区。调查人员目前未发现其与校内人员存在直接关联。哈佛宣布全面审查科研场所安全协议,并增设智能识别系统与夜间巡逻。校方表示,“知识的殿堂不应被恐惧包围。”
![]()
图源:AP news
![]()
近期直播推荐
![]()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