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保险论坛)
报告全文,请识别文末知识码,加入保险大学知识库,免费阅读
一、行业趋势:分红险重回主流
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行业正加速向分红险转型。2025年分红险销售表现超预期,预计2026年将成为负债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与传统险相比,分红险通过“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设计,平衡了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利益:
- 对保险公司
预定利率(1.75%)低于传统险(2.0%),降低刚性成本压力,缓解利差损风险。
- 对客户
分享超额投资收益(70%以上分配给客户),长期抵御通胀侵蚀。
华泰证券预测,2026年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NBV)增速中枢或达20%,个险渠道有望恢复正增长,银保渠道高增长态势延续。
二、分红险的核心优势与产品设计
“固收+”属性
- 保底收益
保证回报率1.75%(传统险为2.0%)。
- 弹性收益
超额投资收益(利差)、死差益、费差益的70%分配给客户。若投资收益率达3%,客户总收益可达2.6%(1.75%+1.25%×70%)。
差异化战略
- 低风险战略
高保证利率、现金分红为主,适合风险偏好低的客户(如银保渠道)。
- 高风险战略
低保证利率、保额分红为主,瞄准高净值客户,强调长期复利收益(如香港分红险)。
流动性设计
内地分红险现金价值回本周期较短(如平安御享金越约7年),香港产品则更长(如友邦盈御多元货币计划需18年),通过牺牲流动性换取更高潜在收益。
三、分红险的资产配置与监管框架
投资端灵活性
新会计准则(IFRS17)将分红险负债与资产挂钩,允许配置更高比例权益资产(如友邦分红账户权益占比39%)。
投资策略需匹配产品风险:低风险产品以固收为主,高风险产品可增配股票、另类资产。
监管重点
- 分红水平:可分配盈余的70%须分配给客户,分红特储不得超过准备金15%,避免过度留存或透支。

- 演示利率限制
:监管要求演示利率不超过4.5%,2024年行业平均实现率约53.8%(老产品)至106.8%(新产品)。
四、新增长点:分红型重疾险开闸
2025年9月,监管允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险,有望解决传统重疾险保障水平固定的痛点:
- 传统重疾险困境
:预定利率下调至2.0%导致产品涨价,NBV利润率承压。
- 分红型优势:通过浮动分红抵御通胀,预计隐含回报率提升至2.5%-3.0%,增强客户吸引力。

- 市场潜力
:中国健康保障缺口达1430亿美元(瑞再数据),重疾险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五、2026年挑战与应对
投资端压力
- 现金收益下滑
:净投资收益率(NIY)从2022年4.1%降至1H25的3.0%,接近负债成本线。
- 红利策略升级
:高股息股估值抬升,需从“批量配置”转向精选个股,平衡股息收益与资本保值。
高基数效应
2025年权益市场表现强劲(沪深300三季度涨17.9%),推高投资收益。2026年需维持优异表现以支撑利润,但同比增速或放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