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非标债权收益率下破2.5%创史上最低 险资另类投资艰难突围 | 独家

0
分享至

财联社11月17日讯(记者 赵毅波 夏淑媛) 最低已有产品跌破2.5%!近日,财联社记者从多家险资独家确认,今年以来,收益率下破3%的债权投资计划逐渐增多,机构的债权计划业务开展面临重大挑战。

财联社记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28家保险资管机构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209只,较去年同期减少40只,同比下降16.06%;登记规模合计3211.2亿元,同比下滑21.82%。

债权投资计划,也被称为“保债计划”,作为保险资管另类投资中开展最早、占比最大的业务,近年来债权计划登记数量及规模持续萎缩,收益率也一路走低,而2.5%的收益率,也是创下了史上最低水平。

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未来利率整体下行压力,非标资产荒形势将更加严峻,保险资管公司可在投资资产、交易结构设置、增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在配置方面采取多策略组合。对于优质主体的常规非标债权应坚定多配、早配、长配,为组合贡献规模,同时加强、加大“固收+”的配置力度,为组合贡献收益率。

“躺赢”的高息非标时代落幕:债权计划收益率下破2.5%,超六成机构低于4%

险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及规模持续萎缩,收益率也一路走低。

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新增485只,新增规模8712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1%、9.9%。2024年,债权投资计划375只、规模6177.33亿元,同比分别较少15.54%、16.03%。今年前三季度,28家保险资管机构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209只、新增规模3211.2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存续规模约1.58万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0%。

收益率方面,据记者从多家机构获悉,今年以来收益率下破3%的债权投资计划逐渐增多,最低已有产品跌破2.5%。

华泰资产项目投资事业部人士介绍:“今年新登记的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收益率普遍进入3%+区间,收益率超过4%以上的资产已较为少见。”

中诚信国际创新产品评级部周文白表示:“债权投资计划收益率呈现持续下行趋势,2025年3季度末平均为3.7%左右,较以前年度5%、4%左右有明显下行。”

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注册债权计划平均投资收益率为5.78%,2018年基本维持在5.8%以上。

行至2024年,债权计划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13%,虽然仍在4%以上,但已较2023年降低50个基点。目前,平均收益率低于4%的机构占比已超六成。

“收益率下滑,究其原因是LPR多次下调,以及美联储降息导致资金市场的预期降低。此外,优质资产不足,部分头部险资在收缩信用范围后,对于优质主体的价格竞争更加白热化。”国寿投资信用评级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躺赢”的高息非标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2017年以前,资产端追求高收益,非标为王,权益投资规模迅速扩张,保险公司更倾向将管理重点放在负债端。”中英人寿总经理崔巍表示,虽然高利率时代的高信用利差极大增厚固收底仓收益。但是,投资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破解资产荒:投资重心逐步向华东区域集中,非标债权布局实体经济换档

面对优质资产不足和收益率下行双重压力,债权计划投资重心逐步向经济发达、财力充裕的华东区域集中,行业融资需求也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今年上半年,债权投资计划华东区域投向规模占比为51.36%;华中为第二大区域投向,规模占比为10.92%;华南和西南区域紧随其后,规模占比分别为9.41%和9.28%。”周文白介绍。

除了投资重心向华东区域集中,非标债权布局实体经济也在持续换挡。

“交通运输行业持续为债权投资计划的第一大行业投向,占比提升,不动产领域持续下滑。”周文白表示。

具体来看,交通运输行业近3年来占比超过3成。2025年9月末,该行业占比进一步增长至47.12%;园区基础设施为第二大投向,占比达23.12%。

商业、办公不动产作为重要的投向,近年来占比情况持续下滑。2022-2024年,不动产债权计划登记规模占比分别为22.82%、17.55%和11.05%,2025年9月末进一步下滑至6.91%。

“目前,债权计划投资主要关注新经济领域,近年来新增底层投资项目不乏5G基站、物联网、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还包括产业升级相关基础设施,如物流地产、智慧物流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平安资产创新投资事业部人士表示。

在周文白看来,基础资产作为另类投资业务的核心要素,其创新路径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重点挖掘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质生产力领域。

如绿色能源赛道,大型光伏电站、海上风电及抽水蓄能项目成为核心投资标的。此类项目具备显著特征:单体投资规模庞大(超20亿元)、运营周期较长(20-25年)、现金流稳健(受益于政策保障的电费收入),与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高度匹配。

数字经济与新基建核心领域,以数据中心(IDC)、5G基站、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基建项目,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其机柜租赁收入及技术服务费等现金流具备较强可预测性,已成为另类投资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低空经济领域:整机制造、技术研发、低空基础设施及工业巡检四大方向,凭借政策导向清晰、技术门槛较高以及稳定的现金流表现,也被视为具有较大潜力的投资标的。

多策略组合时代开启:长期低利率恐是常态,业内建言交易结构、增信机制创新

面对未来利率整体下行压力,业内人士认为非标资产荒形势将更加严峻,保险资管公司可在交易结构设置、增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在配置方面采取多策略组合。

“一方面,地方债扩容下企业发债成本不断降低,非标资产荒形势或将更加严峻;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端配置压力较大,固收类资产在其投资组合中起到压舱石作用,仍然维持较高配置需求。”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预计,随着企业发债成本下降,城投企业受化债政策影响融资负担减轻,非标需求增量有限。

“交易结构创新的核心在于股债结合,突破传统非标融资纯债权的结构性限制”周文白表示,相较于传统明股实债的刚性回购条款,新型夹层投资采用“优先股+业绩对赌”机制实现风险收益匹配。典型案例中,投资高端制造企业时设置“基准收益+超额收益分成”条款,并配套“业绩补偿”机制,有效平衡投资安全性与收益弹性。

在永续债产品结构,采用“永续期限+利率调整机制”设计,有效缓解融资主体短期偿付压力,同时确保投资者收益。以某永续信托产品为例,首期利率设定为4.0%,若第三年末未行使赎回权,利率将上调至6.0%;第六年末仍未赎回则进一步调升至9.0%。该“阶梯式利率调整”机制可有效激励发行人及时赎回。

增信机制方面,由主体信用依赖向“资产质量+风控机制”双重保障转型。

“建议多策略组合,在项目开发上采取中长久期配置、哑铃型配置,以及逢高配置等策略。”一家头部保险资管公司基础设施及不动产投资中心人士认为,在利率下行阶段,保险非标债权应坚持中长久期配置的策略,锁定投资端成本。

在投资合同中加强对提前还款的惩罚措施,积极应对利率下行带来的风险。同时,对房地产、基建等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采取短久期策略,应对市场风险。

“目前市场仍存在降息预期,非标债权投资应逢高坚定配置。”国寿投资信用评估部人士表示,目前非标债权投资应坚持稳定配置规模,满足系统内资金配置要求。对于优质主体的常规非标债权要坚定的多配、早配、长配,为组合贡献规模。

同时,加强、加大“固收+”的配置力度,为组合贡献收益率。通过“哑铃型”的组合配置策略,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财联社 incentive-icons
财联社
以“准确、快速、权威、专业”为新闻准则,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资讯。
649051文章数 10155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