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跌价900倍,连一瓶矿泉水都比它贵!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倾倾

【新智元导读】过去一年,AI模型的价格暴跌百倍!同样一句话,去年要10块,现在只要几分钱。可与此同时,家政、育儿、心理咨询、维修.....这些「手工活」越来越贵。科技正在疯狂通缩,生活却越来越通胀。这不是经济学笑话,而是Jevons与Baumol共同制造的现实:当机器更聪明,人工就更昂贵。

「LLM的token成本每年暴跌百倍,最高端的模型甚至以900倍的速度在坠落。」

上周,这句话出现在X的一条帖子里。


没有配图,也没有长文论证,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但它像一粒钉子,狠狠钉进了整个AI行业的神经——评论区刷屏的是一句话:「摩尔定律,回来了。」

发帖人是Rohan Paul,一位长期追踪AI成本曲线的分析师。他总结得更直接:

AI的价格,正以人类历史上任何技术都未见过的速度坍塌。

几天后,a16z的研究员Alex Danco在回应:

每当一种技术变得更便宜,人类劳动就会更贵。

两条看似独立的帖子,意外地组成了一个循环。

AI的价格在下坠,人类的身价却在上升。技术的通缩,正制造新的通胀。

一暴跌的AI,通胀的人类

过去一年,AI模型的价格几乎是「自由落体式」下跌。

研究者统计,自2022年底以来,用GPT-3.5等级模型的费用,从每百万token约20美元,跌到如今的0.07美元——整整便宜了280倍!


不同层级模型的价格坍塌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最弱模型每年约降价9倍,中等约40倍,最强约900倍。

另一份来自a16z的分析也指出,LLM推理成本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下降,堪比摩尔定律的再生。


AI模型价格的时间坍塌曲线。以达到MMLU≥42分的最低价模型为例,成本从2022年初每百万token 60美元跌至2024年不到0.1美元。

以前一篇生成小说可能要花上几十美元,如今几毛钱就能搞定。

AI正在从奢侈品变成「自来水」。用多少都不心疼,甚至会忍不住想多用一点。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正如Rohan Paul所说:

价格下跌不代表节省,而是新的消费爆发点。

当模型调用变得廉价,我们开始到处植入AI:写文案、做翻译、编代码、剪视频……

算力需求不减反增,反而推高了能源和硬件价格。

与此同时,那些无法用AI完成的劳动,如家政、护理、心理咨询、维修......反而越来越贵。

修个空调、请个保姆,花的钱远超训练一次中型模型。

AI世界在通缩,而人类世界在通胀。


于是,一个看似荒诞的现实正在发生:AI越来越便宜,生活却越来越贵。

算法成本坍塌的背后,是劳动价值在重组:能被机器替代的部分快速贬值,不能被替代的部分,变成了新的「奢侈品」。

越便宜,越上瘾:AI版杰文斯悖论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William Jevons写下那句著名的警告:

别以为更高效就能节省燃料——那只会让我们烧得更多。


AI成本暴跌曲线。满足MMLU≥42的最便宜模型,从GPT-3的60 美元/百万token,到GPT-3.5-turbo的0.5美元,再到Llama 3.2 3b的不到0.1美元。

当时,他指的是蒸汽机。但160年后,这句话正在AI身上重演。

当模型价格不断暴跌,我们以为这是「省钱的时代」。

但事实是,成本下降,只会让人更舍得用。

以前一家公司买算力要开会审批,现在连中小企业都能一键调用GPT-4 Turbo;以前一个人谨慎地在ChatGPT里问十个问题,现在开着十个标签页狂跑脚本。

AI不再是工具,而是一种「无限续杯」的资源。

微软CEO Satya Nadella也在采访中提到:

杰文斯悖论又回来了:AI越高效、越便宜,人们就越离不开它。

AI正从「高端智能服务」变成「新公共设施」——像电、水、Wi-Fi一样,人人都在用。

这就是所谓的AI版杰文斯悖论」:当使用变得太便宜,人类就不再节制。

用得越多,依赖越深。

于是我们看到,企业大规模调用模型跑A/B测试;创作者用AI做批量生成;研究机构反复微调模型;开发者开着十几路并行推理。


每一次降价,都会带来新一轮「滥用」。每一次效率提升,都会导致新的浪费。

而算力、能源、芯片也在这种「上瘾式增长」的过程中,被重新吞噬。

机器越来越聪明,人反而成了「奢侈品」

AI价格一路下坠的同时,一种奇怪的反差正在发生:算法越来越便宜,但人工越来越贵。

在美国,一小时的家政服务费,涨到了45美元;英国的管道维修师傅,时薪甚至超过了律师。


AI通缩时代的人类通胀:维修工的工资曲线。2020–2025年美国各类技术工种年薪变化,空调维修(HVAC)工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中位数。

一个搞机器学习的工程师,也许只需要几分钱跑完推理;但一个修机器的工人,却要几百块才能上门。

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被经济学家预言过的必然。

上世纪60年代,杰文斯提出了鲍莫尔成本病理论


他发现,生产率越高的行业(比如制造业、科技业),价格越容易下降;而那些无法提升效率的行业,如演奏、教学、护理、修理反而因为要留住人,被整体经济的工资水平「拖」着涨价。

简言之:效率的红利,会让低效率的工作更贵。

把这个模型搬到今天,不难发现:AI是典型的高生产率行业,效率提升一千倍,成本暴跌百倍;

但那些无法被AI替代的领域:教育、心理咨询、手工维修、养老护理反而被卷入涨价潮。

就像a16z在分析中写的:

技术的通缩,往往制造人类的通胀。

当算力变成自来水,真正稀缺的,就只剩人类的时间、情绪和在场。

所以我们看到:算法在贬值,人格在升值。

能被自动化的工作,价格一路下滑;需要「人类气息」的工作,反而成了新时代的「奢侈品」。

这或许就是AI时代最讽刺的悖论——当机器越来越聪明,做一个「人」,反而变得最贵。

技术在降价,权力在集中

模型的价格一再下跌,听上去像是一场「全民普惠」。

人人都能用,人人都能接入,AI似乎终于变成了公共资源。

可现实恰好相反——AI越便宜,权力越集中。

这些年,降价的主角从来不是开源社区,而是几家巨头:OpenAI、Anthropic、Google、Amazon。

他们在「慷慨」地降低API价格的同时,也在重新定义入口

模型越便宜,开发者越离不开他们的生态;服务越普及,算力、数据、算法标准也越被他们垄断。

这就是AI时代的新格局:价格在降,控制在涨。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篇文章写道:

当一种技术被「免费化」,垄断往往也完成了隐身。

AI的降价,看似民主化,其实是平台化的加速

我们每次调用模型,都在无形中为大公司训练下一代模型。

价格的坍塌,并没有让世界更平等,只是让我们以更低的代价,把更多的权力交出去。

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夹层人类」。

他们不写模型,也暂时不会被模型取代,而是夹在巨头系统与算法之间:提示词工程师、数据标注员、AI审核员、微调操作员……

他们的工作短暂、重复,却维持着整个AI体系的运行;他们是被AI放大的劳动,也是被算法消化的人。

AI确实变便宜了,但真正昂贵的,是能支配AI的人类时间与注意力

于是我们看到一种新的悖论:技术在通缩,权力在通胀。

模型越平价,生态越封闭;AI越普及,中心越单一。

也许,这才是「AI通缩时代」最深的隐线——我们以为是走向普惠,其实正进入一个成本趋零、权力归一的世界。

我们经历的,不只是一场技术降价,而是一场价值重组。

模型越来越便宜,算法越来越快,效率像潮水一样泛滥。可真正被稀释的,其实是「人的定义」。

AI在吞噬重复、压低成本的同时,也在反向抬高稀缺性:创造力、情绪、判断、陪伴,这些无法被算法计算的部分,成了新一代的「高价资产」。

未来或许不是AI取代人类,而是「AI给人类定价」。

有些人会被替换;有些人,会被加价。

降价的是模型,升值的是人心。

参考资料:

https://x.com/rohanpaul_ai/status/1985671550713147667

https://a16z.substack.com/p/why-ac-is-cheap-but-ac-repair-i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观察鉴娱
2025-11-08 10:57:34
拦车要50条烟后续:曝光者被“制裁”,新娘气哭,街道办回应亮了

拦车要50条烟后续:曝光者被“制裁”,新娘气哭,街道办回应亮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23:00:07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血洗!4800只个股下跌,A股深夜突传三大利空!

血洗!4800只个股下跌,A股深夜突传三大利空!

单手搓核弹
2025-11-09 11:31:22
祖副院妻子太惊艳了!短发利落、气质干净,网友爆料更多

祖副院妻子太惊艳了!短发利落、气质干净,网友爆料更多

苗苗情感说
2025-11-09 02:30:24
萨巴伦卡被莱巴金娜横扫,赛后落泪并哀叹:我想我真的老了

萨巴伦卡被莱巴金娜横扫,赛后落泪并哀叹:我想我真的老了

寒律
2025-11-09 12:56:00
他和同事,连杀四人

他和同事,连杀四人

极目新闻
2025-11-09 10:34:51
中央五台11月9日直播乒乓球时间表:国乒主力出战!附赛程表

中央五台11月9日直播乒乓球时间表:国乒主力出战!附赛程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9 12:53:24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古书记史
2025-10-30 16:12:43
44岁郭晶晶,上榜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青年女性

44岁郭晶晶,上榜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青年女性

包饺子ai剪辑
2025-11-09 10:30:04
泥鳅钓鱼的危害有多大?为啥被各地勒令禁止?真能钓空一整条河吗

泥鳅钓鱼的危害有多大?为啥被各地勒令禁止?真能钓空一整条河吗

向航说
2025-11-04 00:35:03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荐史
2025-11-09 05:27:56
高志凯引经据典,碾压“台独”主持人:林肯总统不也用武力统一?

高志凯引经据典,碾压“台独”主持人:林肯总统不也用武力统一?

阿龙聊军事
2025-11-08 15:23:39
惹怒中国后,报应来了!荷兰首相被赶下台,安世“解封”倒计时?

惹怒中国后,报应来了!荷兰首相被赶下台,安世“解封”倒计时?

云上乌托邦
2025-11-09 13:25:23
疯狂出手109次!开拓者6人上双仍输球,悍将33+11+8无力回天

疯狂出手109次!开拓者6人上双仍输球,悍将33+11+8无力回天

体坛小李
2025-11-09 13:42:29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汽水音乐用户量狂飙超1.2亿 QQ音乐、网易云音乐有压力了

汽水音乐用户量狂飙超1.2亿 QQ音乐、网易云音乐有压力了

快科技
2025-11-07 11:22:06
最强一战!沃特福德轰20+17+10生涯首次砍下三双

最强一战!沃特福德轰20+17+10生涯首次砍下三双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9 13:27:09
天津市中心悄悄“搬家”?这3个区域正在强势崛起!

天津市中心悄悄“搬家”?这3个区域正在强势崛起!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5-11-09 05:58:19
杜聿明参观毛主席旧居,出来后告诉工作人员:我有句话想留给后人

杜聿明参观毛主席旧居,出来后告诉工作人员:我有句话想留给后人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6:04:22
2025-11-09 14:31:00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826文章数 662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教育
公开课

宫本茂表示任天堂将继续尝试一切可能探索的事物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