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高新区三玉老年公寓负责人刘红莉当选“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在淄博市高新区三玉老年公寓,记者见到了这位被老人们亲切称为“贴心闺女”的养老行业领航者。
初心萌芽:从家庭困境到行业拓荒
![]()
“2016年探访孤寡老人时,一位奶奶攥着我的手说'孩子,我饿',那双眼睛刺痛了我。”刘红莉向记者回忆创业初心。彼时已是企业高管的她,因家中老人患病照护困难,毅然转型投身养老业。创业初期,她自费考取10余项专业资质,带领团队制定300余项服务标准,将桓台县一家养老院打造成山东省首批标准化示范点。
在护理站,记者看到墙上张贴的“五心服务法”细则:每日两次活动、每周小游戏、每月集体生日会。护理员小李正用智能手环为老人检测生命体征:“刘总要求我们必须15分钟巡查一次,去年通过防摔倒雷达救起了3位老人。”
创新破局:医养结合与智慧养老双轮驱动
![]()
“传统养老院只能'保命',我们要让老人'活得有尊严'。”刘红莉带领团队首创“两院一体”模式,将养老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合。在远程诊疗室,医生正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为失能老人调整用药方案。家属王女士通过手机APP查看父亲实时状态:“以前担心他摔跤,现在智能床垫会主动报警,心里踏实多了。”
2023年,其旗下桓悦颐养中心入选山东省首批智慧养老院。记者在认知症照护专区看到,老人们正在护理员引导下参与"记忆唤醒"课程。负责人介绍:“这里配备专项培训的护理员,联合医院研发的情绪安抚课程,让32位认知症老人重展笑容。”
大爱无疆:危难时刻显担当
![]()
“2022年疫情封控期间,刘总连续三个月住在院里。”护理部主任向记者展示当时的照片:刘红莉穿着防护服为老人喂饭,深夜在办公室核对物资清单。
在三玉老年公寓,记者见证了“起死回生”的奇迹。2023年原经营者撤离后,刘红莉临危受命接管这个“百人困境院”。她带着员工48小时抢修设施,亲自为卧床老人擦身。如今,这里获评高新区唯一四星级机构,137位老人有了“新家”。
行业引领:从标杆到生态构建者
![]()
“养老不是生意,是对生命的敬畏。”刘红莉的办公室挂着“爱发于心践于行,孝始于事亲终于事业”的座右铭。作为政协委员,她推动淄博出台多项养老扶持政策;创办的职校年均免费培训100名护理员,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采访结束时,夕阳为养老院镀上金边。年逾五旬的刘红莉依然在工作。从青丝到白发,刘红莉用十年春秋诠释了何为“择一事终一生”。从216张床位到服务3800余位老人,从1家养老院到7家分支机构,这位年逾五旬的“养老人”,正用十年光阴诠释何为“择一事终一生”。
记者手记:
在刘红莉的养老版图里,没有冰冷的数字,只有老人舒展的皱纹和子女放心的笑容。她用专业筑起安全网,用温情点亮生命灯,更以开拓者的姿态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这份跨越年龄与身份的大爱,正是新时代敬老精神的生动注脚。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潘海波 通讯员 梁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