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个窗口办业务,编内月入 8 千缴五险一金,我编外 4 千要自己补养老金 —— 这班还有必要上吗?”
后台这条留言,道出了 2700 万编外人员的隐痛。2025 年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财政供养者已达 6846 万,每 20 个中国人就有 1 个靠财政发薪。
更刺眼的是结构失衡:编内人员十年稳降,编外却近乎翻倍,西部某县辅警数量竟是正式民警的 3 倍。
![]()
编内:“铁饭碗” 变 “瓷饭碗” 仍抢破头
“以前考上编等于躺平,现在得天天琢磨不被淘汰。” 县级事业单位李姐的话并非夸张。2025 年中央预算明确 “严控供养规模”,多地启动 “只减不增” 政策:
- 湖南邵东撤销 3 支执法队伍,34 名科级干部需竞聘上岗,清退编外 300 余人;
- 医疗岗连续两年规培不合格降级,教师 “县管校聘” 差者调往偏远地区;
- 管理岗晋升名额压缩,有人干到退休还是初级职称。
即便如此,23 省公务员省考仍吸引 530 万人报考,平均 65 人抢 1 岗。欠发达地区编内养老金是编外的 3 倍,这份 “兜底保障” 仍是稀缺资源。
![]()
编外:2700 万 “隐形弃子” 的三重落差
编外激增本是 “编制不够服务来凑” 的无奈 —— 东部某医院编外占比 65%,衡阳环卫 600 名一线人员全是临聘。但这份 “补位” 代价沉重:
- 收入差:一线城市政务大厅编外月薪不足 5 千,仅为编内一半;
- 保障弱:仅 35% 足额缴社保,河北 61 岁冯爱文干了 34 年编外,退休后拒绝转企业社保竟无收入,靠捡旧衣维生;
- 发展死局:干满十年仍是 “临时工”,35 岁后易被清退,南方某县一次就计划清退 1500 人。
![]()
财政 “钱袋子” 告急:养人吃掉 90% 预算
6846 万人的账单,正在压垮地方财政。中西部县市 “三保” 支出占预算超 70%,部分达 90%,陷入 “吃饭财政” 困局:
- 西部某县年收入 12 亿,9 亿花在工资上,乡村道路改造搁置;
- 东部某市为付 2 万编外工资,砍掉科技创新补贴,企业转型遇阻;
- 编外 “低成本” 是假象:若实现同工同酬,年缺口超千亿;2025-2027 年清退 870 万人,仅社保补缴就是巨额开支。
湖南临澧县清退 163 名编外,年省 200 万;湖北十堰减员 326 人,省 1500 万 —— 这些 “节流” 数字背后,是地方财政的无奈。
![]()
改革手术刀落下:三年砍半编外岗,编内打破铁饭碗
2025 年,一场 “编制革命” 全面启动,硬招破解困局:
编外清理:三条出路见分晓
人社部明确 “三年清退 870 万编外岗”,多地已出实招:
- 精英转正:仅 5% 编外可考核入编,集中在医疗、教育等专业领域;
- 服务外包:衡阳将环卫作业外包,600 名编外移交企业,成本降 37%;
- 同工同酬:未清退岗位按编内标准缴社保,有人月薪涨 2300 元。
但阵痛仍在:冯爱文们的社保补缴问题待解,部分外包公司克扣福利。
![]()
编内改革:从 “躺平” 到 “竞争”
编内 “铁饭碗” 成 “瓷饭碗”:
- 能上能下:邵东议事协调机构从 172 个砍到 20 个,富余人员跨部门竞聘;
- 考核挂钩:医疗、教师实行 “末位调整”,连续不合格降薪转岗;
- 去行政化:高校、医院推 “员额制”,收入与业绩挂钩。
![]()
个体破局:远离 “编制迷信”
- 编外人员:考 “政务办事员证”“社工师”,持证转岗率翻倍;学 AI 办公、数据分析增强不可替代性;
- 考编族:避开裁员率 35% 的自收自支单位,优先选全额拨款的教育、医疗岗;
- 职场人:外包岗若能练技能、有晋升,未必不如 “缩水铁饭碗”。
![]()
结语:真正的铁饭碗是竞争力
邵东清退编外省出的 2000 万,衡阳环卫改革省的 37% 成本,都在说明:治理现代化容不下 “身份差异”。
6846 万供养者的困局,本质是 “能力定价” 对 “身份定价” 的替代。
就像冯爱文的律师所言:“真正的保障从不是编制纸,而是政策兜底与自身底气。” 当铁饭碗碎成 “瓷片子”,接住它的,只会是那些手握竞争力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