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创新建成区水土保持监测服务——
政府统一监测 企业省心省力
“以前每个项目都要单独找机构做水土保持监测,花费高、流程繁。现在政府统一监测,我们既省了钱,又省了心,可以更专注地投入生产建设。”近日,谈起亳州市新推行的城市建成区水土保持统一监测服务,联合酿造(亳州)啤酒有限公司负责人闫丽松连连称赞。
今年8月,亳州市编制完成《城市建成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统一监测服务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明确将建成区内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纳入统一监测范围。此举不仅帮助企业有效守住合规底线,还通过专业监测实时掌握水土流失状况,有效减少企业因防护不到位引发的高额生态修复成本或法律风险。
“很多企业起初不理解,认为监测是‘额外负担’。”亳州市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科负责人刘平春坦言,“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自行或委托有资质机构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并定期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否则将面临整改、罚款甚至停工。”
针对企业单独委托成本高、流程繁、数据权威性难保障等痛点,亳州市水利局在亳州高新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谯城经开区及中心城区创新推行水土保持统一监测服务,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开发区,并设立“水利工作指导站”,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同时,每季度运用无人机航拍、高分遥感影像等技术开展动态监测,成果供区域内企业共享,以科技赋能提升监测效率与企业获得感。
“过去企业各自为战,不仅重复投入、数据标准不一,还存在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返工的风险。”亳州高新区水利工作指导站工作人员赵倩说,“现在统一监测,数据权威可靠,还能帮企业精准制定防护方案,避免过度投入。”
为夯实统一监测工作基础,亳州市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2025年“四重一创”创新清单,落实专项经费,建立进度跟踪机制,确保服务落地见效。亳州市水利局联合市自规局、市住建局精准划定185.96平方千米的城市建成区范围。
“指导站不仅帮企业对接监测服务,还为我们解读数据用途——比如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尘网铺设范围,既满足生态要求,又节省了成本。”亳州宜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翔宇感慨。从“要我做”到“帮我做”,亳州以一项监测服务创新,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双赢。
·编后·
亳州推行建成区水土保持统一监测服务,变“企业跑腿”为“政府上门”,以数据共享降成本、以专业服务防风险。这项改革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更提升了治理效能,是“放管服”改革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彰显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提供了新路径。
记者 任雷 通讯员 曾莹莹
(安徽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