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空气里终于飘来一丝不一样的味道。这场创下近乎纪录时长的联邦政府停摆,在僵持34天之后,第一次让人看到了破局的可能。
参议院两党大佬突然一改之前的强硬姿态,纷纷释放乐观信号,但话里话外的警告又提醒所有人:这场闹剧远没到落幕的时候,随时可能再次崩盘。
![]()
美国政府停摆危机
要搞懂这34天的僵局有多离谱,得先弄明白最基本的事儿:美国新财年从10月1日就开始了,但国会和特朗普总统吵来吵去,愣是没通过任何拨款法案。
这就意味着,联邦政府手里没了合法的钱,只能把一堆重要项目按下暂停键。首当其冲的就是普通人的生计。
低收入家庭靠的援助金断了,吃饭都成了问题;家里有美国士兵的,连工资支票都没法按时拿到;甚至机场运营都受了影响,出行的人跟着遭罪。
更惨的是那些联邦雇员,要么被强制休假在家喝西北风,要么就得没日没夜干活却拿不到一分钱工资,纯属义务劳动。
这场僵局的核心,说白了就是钱的事儿,一笔高达1.7万亿美元的可自由支配资金,换算成新元差不多是2.22万亿。
别觉得这数字离生活远,这笔钱占了美国年度总支出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国家运转的“大动脉”,卡住这里,整个联邦体系都得跟着停摆。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对峙要无限期拖下去的时候,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约翰・图恩的一句话,给僵局撕开了一道口子。
被问到能不能结束停摆时,这位来自南达科他州的大佬一改之前的强硬,直接跟记者说:“我很乐观。”
这话听着简单,但在僵持了34天的背景下,分量堪比一颗定心丸。要知道,之前两党互相甩锅,连坐下来好好谈的诚意都没有,现在共和党一把手率先释放积极信号,等于给谈判开了个好头。
不过老政客说话都留着后手,图恩紧接着又补了一句:“别操之过急。”语气里的谨慎,说明他心里也没十足把握,这场博弈远没到定局的时候。
图恩的乐观不是孤例,民主党那边很快就接了话。参议院民主党二号人物、伊利诺伊州的迪克・德宾直接表态:“我也感觉到了。”
两党核心人物罕见地达成默契,这在之前的34天里简直不敢想。但德宾话锋一转,直接点出了最大的障碍:“我们仍然受限于这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将如何应对医疗保健成本问题。”
![]()
两党分歧解决了?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民主党一直憋着个诉求:要想通过政府拨款,就得先延长即将到期的美国医疗保险补贴。
现在低收入家庭的食品券福利已经要么到期,要么只能拿到部分资助,医保补贴要是再断档,民生问题就得彻底爆发。
但共和党对医保这块一直有自己的算盘,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就是横在破局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真正让人看到希望的,是谈判桌上的实质性进展。
缅州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苏珊・柯林斯给记者透了底:两党谈判已经有了突破,民主党那边已经拿出了具体的措辞方案,就是为了打破僵局。
为了推进这事,两党的工作人员连周末都没休息,一直在加班加点谈。
“这周感觉好多了,”柯林斯这话里的轻松,是之前几十天里从来没有过的。但老江湖就是老江湖,她话锋一转就泼了盆冷水:“这一切可能再次崩溃。我并不是说双方已经达成协议。”
这话不是危言耸听,美国两党谈判向来如此,往往差最后一步功亏一篑,之前多次预算谈判都出现过这种反转,没人敢打包票这次不会重蹈覆辙。
除了参议院的拉锯,众议院那边也没闲着。一群中间派议员看不下去僵局,自己站出来搞了个妥协方案。
根据Axios的报道,这个方案是由四名众议院中间派提出来的,里面有三名共和党人,一名民主党人,算是真正的跨党派尝试。
他们的方案很直接:把扩大后的《平价医疗法案》税收抵免延长两年,但同时给收入处于合格范围上限的人群设了新的门槛。
简单说就是,既满足了民主党延长医保福利的诉求,又通过设上限安抚了共和党对开支失控的担忧,算是个折中的办法。
但这个方案能不能被两党核心接受,还是个未知数,毕竟中间派的声音,有时候在极端对立的氛围里,很容易被淹没。
可能有人会问,都僵持34天了,两党早干嘛去了?其实从10月1日停摆开始,参议院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也没完全闲着,断断续续开了不少非公开会议,就是想找到打破僵局的办法。
![]()
特朗普态度不明
但问题在于,这些会议要么谈得不深,要么就是各自坚持底线不让步,所以直到现在,还是没拿出一个能落地的最终协议。
现在的情况就是,表面上看曙光在前,两党大佬都放了软话,谈判也有了进展,甚至中间派都拿出了备选方案,但骨子里的矛盾根本没彻底解决。
医保成本问题、1.7万亿美元的资金分配、不同群体的利益平衡,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总统那边还没松口。这次停摆的本质是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对峙,参议院谈得再好,要是过不了总统这一关,照样白搭。
目前特朗普那边还没明确表态,这意味着最后随时可能出现变数。
对于那些被停摆影响的普通人来说,现在的乐观更像是一种煎熬中的希望。
几千名被迫休假的联邦雇员,早就坐吃山空;靠食品券过日子的低收入家庭,每天都在担心下一顿饭在哪;那些没工资还得上班的雇员,更是一边干活一边骂娘。
他们等不起,也耗不起,但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反复拉扯。
这场停摆之所以让人揪心,还因为它打破了美国政治的基本运作逻辑。
政府预算本来是国家运转的基本保障,结果成了两党博弈的筹码,把民生福祉当成了谈判的工具。
这种操作不仅让美国民众失望,也让全世界看了笑话,一个号称最发达的国家,连自己的政府都管不好,动辄就停摆关门,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现在所有人都在盯着这周的谈判。柯林斯说“这周感觉好多了”,图恩说“很乐观”,德宾也表示“感觉到了”,这些信号都在说明,破局的可能性在变大。
但“一切可能再次崩溃”的警告,又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随时可能落下。
说到底,这场34天的僵局能不能真的打破,关键不在于政客们说了多少乐观的话,而在于他们能不能放下党派成见,真正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1.7万亿美元的资金分配也好,医保补贴的延长也罢,本质上都是为了让国家正常运转,让普通人能好好过日子。
如果继续把政治博弈放在第一位,就算这次暂时达成协议,下次停摆可能还在不远处等着。
![]()
结语:
华盛顿的曙光已经出现,但能不能真正照亮那些被停摆影响的普通人的生活,还得看接下来这几天的博弈结果。
毕竟,对于美国民众来说,他们要的不是政客们的口头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是按时到手的工资,是足够糊口的食品券,是正常运转的政府服务。
这些最基本的诉求,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