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扔下一颗“重磅炸弹”,称“已指示战争部重新启动核试验”。没有具体细节,没有明确类型,这短短一句话瞬间搅动全球安全格局,让外界纷纷猜测:他到底想重启哪种核试验?美国核政策的激进转向,真能说走就走?
其实从定义上看,核试验分为引发链式反应核爆炸的“临界试验”;不引发链式反应,仅测试核装置部件的“亚临界试验”,以及武器投送系统试验,如导弹、轰炸机携带核弹的投射测试。
![]()
图:1954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测试后,检查试验区外围民众被灼伤的情况
特朗普的表态模糊了三者界限,但无论指向哪一种,都意味着美国要打破冷战后形成的核政策平衡,朝着更激进的方向迈进。
自1992年9月23日最后一次临界核试验后,美国主要依靠“库存管理计划”,也就是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以及使用非核测试手段来维护核弹头的可靠性与威慑力。
如果重启最激进的临界核试验,那本质上就是放弃了冷战后形成的“不通过实际爆炸维持核威慑”的共识,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倒退,更是战略互信的崩塌。
![]()
图:美国的亚临界核试验装置
不过,从技术层面来看,重启核试验并非迅速就能完成的。专家们对测试所需时间给出了不同估值,但一致认为需要数月到数年。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表示,进行一次简单的核爆炸测试可能需要6到10个月,而全面仪器化测试则需24到36个月,如果目的是开发新型核弹头,则可能长达60个月。
前白宫官员乔恩·B·沃尔夫斯塔尔指出,快速爆炸测试可在几个月内完成,但获取科学数据的完整测试则需要18个月。
军控协会执行主任达里尔·金布尔则强调,进行一次地下封闭测试可能需要约36个月,因为测试类型不同,准备的时间也不同。
![]()
图:美国1956年380万吨当量核弹测试
从上面的专家评估可以知道,特朗普想要重启核试验,最快也得半年之后才能准备好。而除了技术耗时外,其实特朗普还面临两大现实障碍。
首先是国会拨款。美国目前没有任何核爆炸测试项目,负责核武库维护的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多年来全靠“库存管理计划”运作,所以重启核试验需要全新的资金支持。
其次是立法批准。没有国会的明确授权,任何测试都无法合法推进,这意味着特朗普的“行政指令”,还得过立法这一关。
![]()
图:美国1962年10万吨当量核弹测试
对于重启核试验的辐射影响,很多美国民众都非常担心,但实际情况要分类型来看。
如果是地下封闭试验或亚临界试验,辐射影响完全可控。美国自冷战初期就在内华达试验场建立了长期监测网络,历史数据显示,即使是试验场周边,居民受到的辐射剂量也远低于天然本底辐射,400到800公里外的地区更是几乎没有影响。
但如果特朗普想重启大气层核试验,后果就完全不同了。放射性尘埃会随大气环流扩散,导致大范围民众遭受额外辐射,这也是国际社会坚决反对大气层核试验的核心原因。
其实,美国重启核试验应该更多是政治象征,旨在展示美国实力,但可能适得其反,削弱美国在核不扩散领域的领导力。
![]()
图:内华达地区核试验留下的巨坑
此外,测试地点几乎肯定在内华达国家安全基地,该基地面积接近罗德岛州,自1951年起进行了数百次测试,包括100次大气层测试。如果测试重启,内华达州可能再次成为焦点,引发当地民众抗议。
总之,特朗普宣布重启核试验的言论,不仅暴露了美国核政策激进的转向,还可能重塑全球安全格局。
核试验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关乎人类生存环境与和平未来。如果美国贸然行动,新时代冷战的幽灵或许真的会悄然逼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