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文旅中国)
11月1日,一座承载着深圳文化新愿景的设计文化综合体——深圳湾文化广场,在湾区之畔启幕。
深圳湾文化广场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由建筑师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由华润置地代建运营。以“开放、品质、生长”为理念,向世界发出“为未来设计 Design for Future”的精神宣言,涵盖设计艺术展览、未来设计学苑、多元文化空间、跨界社交聚落四大功能场域,致力于建成全球设计文化交流互鉴的枢纽桥梁、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前沿展场、公众设计学习的可生长平台,打造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文化综合体。
深圳湾文化广场在开幕之际发起“开幕试运营体验官计划”。11月1日至11月22日期间,深圳湾文化广场暂不售票,以体验官报名预约形式开放,诚邀热爱设计与艺术的人们加入,共建这一城市文化新未来。详情请关注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公众号及小程序。深圳湾文化广场的启幕将成为对深圳这座“设计之都”的全新诠释,标志着一段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新旅程全面开启。
启幕仪式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以及学术代表王受之先后致辞。致辞表示,深圳湾文化广场作为深圳市重大文化设施,其建成开幕不仅带来了城市生活新方式文旅休闲新生态,更为深圳加快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窗口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今年3月,深圳湾文化广场与伦敦设计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及法国国家家具档案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幕仪式上,深圳湾文化广场与英国泰特美术馆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围绕展览共建、学术研究与国际资源互鉴展开,系统构建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常态化平台。与荣宝斋及西泠印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则着眼于推动中国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深度融合,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搭建文化桥梁。正式发布“未来设计学苑”板块,将通过工坊、课程与实践展区,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可持续设计教育体系。一系列重磅战略合作的签署,为深圳湾文化广场的长远发展勾勒出清晰图景。
深圳湾文化广场以专注设计本体、聚焦设计生活、展现全球视野为策展理念,此次开幕呈现系列常设展、主题展及国际展。常设展区以展品为明线,以时间为暗线,由古至今,展示一个完整的设计生态体系,呈现“Design100:设计 人 生活”“流变传承:中国设计叙事”“设计永恒:世界现当代设计”“当代力量:中国/深圳设计探索”等展览。
![]()
主题展区以“匠作中国:传统造物与设计新生”聚焦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场馆主入口大屏展示四位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影像,后续将持续开启数字艺术青年计划。
国际展区与泰特美术馆、伦敦设计博物馆等场馆合作,呈现“安东尼·麦考尔:凝光之境”“一个世纪的椅子:形式、功能与未来”,为市民带来全球设计艺术文化体验。
同时,在与融设计图书馆联合打造融合材料研究与趋势的材料美学图书馆——设计物料图书馆中,呈现当代科技工业材料美学趋势展,强调“材料先行”的设计理念。
启幕当日,一场主题对话与四场平行沙龙在深圳湾文化广场举行,形成层次丰富、议题立体的思想碰撞。
“深圳湾设计对话”以“Design for Future”为主题,由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受之主持,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马岩松,深圳湾文化广场总策展人、艺术总监韩家英,建筑师、产品设计师黑川雅之,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创建合伙人、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日本新生代著名建筑师藤本壮介从他们的设计经历展开分享,随后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Tim Marlow、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前馆长Sylvie Correard加入对谈,共议对深圳湾文化广场未来的期待。
随后进行的四场平行沙龙,分别以“Design for AI”“Design for Craft”“Design for Community”“Design for Emotion”为主题,从技术、手艺、社群与情感维度切入,25位设计、工艺、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从业者共同探寻设计在当下语境的独特价值,以及它将引领我们走向的未来图景。
(文:甘利英,图:活动主办方)
责编:李荣坤(安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