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燃气灶致癌!斯坦福研究:在家做一顿饭,等于吸20分钟汽车尾气

0
分享至



每天傍晚,58岁的李阿姨都会在厨房里忙碌,一边翻炒,一边和家人聊天。厨房的烟雾腾腾、饭菜香气,让家有了温度。但最近一次常规体检后,医生的话却让她心头一紧:“您的肺功能有轻度下降,家里厨房常做饭吗?

尤其是用燃气灶的人,要多注意。”李阿姨内心疑惑,自己一直注意开窗通风,怎么还是会被健康问题“盯上”?更让她瞪大了双眼的是在科普讲座上听到的新发现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用燃气灶做一顿饭,相当于吸入20分钟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



这是真的吗?难道做饭也会“致癌”?很多人只关注油烟,却忽视了身边的“隐形杀手”。很多家庭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燃气灶,你可曾想过,这份熟悉的“温暖”,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你是不是一直以为,厨房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炒菜时的油烟?其实,最新研究证实,燃气灶在点火、使用和关闭的过程中都会释放出多种有害气体,远超我们的想象。斯坦福大学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监测了美国数百个家庭的厨房空气质量,结论令人震惊:



使用燃气灶时,厨房内一氧化碳浓度可在短短30分钟内升高至室外汽车尾气水平,部分家庭甚至能达到国家室外空气污染警戒线的三分之一!

该研究还发现,厨房内二氧化氮(NO₂)浓度暴增,达到大街上汽车繁忙路段的平均污染水平。

国内复旦大学的实验亦有相似结论:即便只是短时间做一餐饭,厨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甲醛浓度可上升60%-200%,且持续时间远超30分钟的油烟消散期。这些污染物会在家庭环境中滞留,长时间暴露有可能增加呼吸系统及癌症风险。



燃气(如天然气、液化气)在燃烧时不可能完全反应,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有害成分,这些物质被吸入后可直接损伤肺泡,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甚至部分癌变。

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院(NIEHS)多次发文警示:儿童和老人更易受到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伤害,相较于成人,他们呼吸系统防御能力更弱。

长期高浓度厨房污染环境会大幅增加呼吸道疾病、心血管事件及部分癌症(如肺癌、鼻咽癌)风险,且相关数据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全球癌症风险因素名单。

很多人善于用“开窗、开抽油烟机”降低风险,真的有效吗?权威数据显示,虽然有部分缓解,但解决率不及人们设想,仅能减少不到40%的有害气体滞留风险。长期暴露,尤其是频繁做饭的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或出现以下三方面变化:

慢性咳嗽、气喘、胸闷等呼吸道症状逐渐增多。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周做饭6次以上的家庭主妇,呼吸系统异常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27%。



抵抗力变差,感冒发烧更频繁。空气污染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人体免疫屏障“破防”,受到病毒侵袭的概率明显上升。美国加州一项队列研究提示:家庭主妇因厨房空气污染导致慢性咽炎和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提升18.3%。

肺功能加速老化,癌症风险上升。研究显示:与电磁灶用户相比,长期用燃气灶做饭的人,慢性肺部疾病发生风险提升15.6%,与非吸烟女性肺癌风险翻倍有关。



面对燃气灶做饭不可避免的健康风险,不必“谈灶色变”。专业建议如下,既实用又容易落实:

电磁灶、陶瓷炉等清洁能源厨具。如果厨房空间和经济条件允许,逐步升级替换,比单纯加强通风更彻底减少污染气体。

使用燃气灶时,务必全程开窗+打开抽油烟机,并让其在做饭后额外运行15-30分钟,有效排散“残留气体”。数据表明,即使只多开10分钟,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可下降约45%。

使用能效更高、燃烧更充分的燃气灶具,并定期检修,减少“不完全燃烧”的发生。一份国家煤气检测中心数据显示,燃气灶年检合格率高的家庭,空气污染物浓度可有效下降约28.7%。

控制做饭频次及时长,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高火炒制。若家中有老人、小孩或慢性病患者,更应“短时间烹饪+加强通风”。



定期检测家中一氧化碳、甲醛等指标,保证厨房环境安全。相关家用检测仪器操作简便,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火山诗话
2025-11-06 12:16:27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6:33
11月6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11月6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新浪财经
2025-11-06 22:20:48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1-01 11:04:21
湖南医院后续,曾医生事业家庭被毁,疑被人做局被拍,当地已介入

湖南医院后续,曾医生事业家庭被毁,疑被人做局被拍,当地已介入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6:48:47
拿咱们当傻子

拿咱们当傻子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6 13:10:54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泠泠说史
2025-11-06 15:45:43
惨烈的绞肉大战!方硕川队燃尽了自己,廖三宁却拖后腿送辽宁出线

惨烈的绞肉大战!方硕川队燃尽了自己,廖三宁却拖后腿送辽宁出线

后仰大风车
2025-11-06 18:08:52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6 11:13:06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球场没跑道
2025-11-06 11:21:21
令人担忧!国足3大名将或失宠,与邵佳一不兼容,恐结束国脚生涯

令人担忧!国足3大名将或失宠,与邵佳一不兼容,恐结束国脚生涯

国足风云
2025-11-06 08:44:51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科技巨头再投500亿瞄准这个赛道

科技巨头再投500亿瞄准这个赛道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5 10:51:13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澎湃新闻
2025-11-06 16:50:31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11-06 16:37:49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老范谈史
2025-11-06 13:55:44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升格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坐拥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第一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升格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坐拥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第一

时代周报
2025-11-06 22:20:06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44:10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黔乡小姊妹
2025-11-06 11:23:26
2025-11-07 04:59:00
章幃户外
章幃户外
硬核户外的使徒行者! 开车山路狂飙,古溶洞探秘,航拍大好河山
1372文章数 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