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法官通过“炕头调解”的温情方式,成功化解一起剑拔弩张的交通事故纠纷,被告承诺的23万元赔偿款3日内足额到账,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
据悉,原告在伤情鉴定后因家属不满鉴定结论被遗留机构,行动受限且无人照料。承办法官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两名同事放下手头工作赶至现场,联系救护车护送原告回家。抵达原告家门口后,因联系不上其丈夫,法官顶着严寒在门前坚守一日一夜,最终通过村委、派出所多方协助找到原告家属。
进门后,面对寒气逼人的屋子,法官径直走进厨房点燃柴火为原告烧炕。在温暖的炕头前,法官耐心倾听原告的委屈,用真诚打消了其对司法程序的疑虑,赢得了充分信任。随后,法官又马不停蹄联系被告,严肃指出其肇事逃逸、非法取证的法律后果,同时动之以情讲解主动赔偿的重要性,最终促使被告真诚悔过并同意赔偿。
![]()
在法院调解室,法官细致解读赔偿标准与法律责任,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多轮协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告按期支付赔偿款,一场可能陷入长期拉锯战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彰显了司法既有法理尺度,更有人情温度。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图片来源 昌邑区人民法院
责编 周凇宇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