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留学契机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一所国内 211 院校,老家在江苏省常州市。在本科学习的四年里,我逐渐发现建筑学更侧重单体建筑的设计与落地,而我对城市整体空间规划、交通流线与城市形态的互动关系更感兴趣 —— 比如如何通过交通布局优化缓解城市拥堵,如何让城市设计兼顾功能性与人文关怀。这种兴趣让我开始思考:或许需要更聚焦 “城市层面” 的专业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最初考虑留学时,我对比过欧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区。欧美院校的城市设计专业实力强劲,但学制较长、生活成本高,且文化差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新加坡院校选择较少,竞争也异常激烈。而中国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既保留着与内地相近的文化底色,又能提供全英文的学术环境,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城市发展密度高、交通系统成熟,是研究 “城市设计与交通” 的绝佳样本 —— 比如香港的地铁与商业、住宅的无缝衔接,叮叮车与现代交通的共存,这些都是鲜活的研究案例。
![]()
真正让我锁定香港大学的,是 “城市设计与交通理学硕士” 这个项目本身。我通过港大官网和指南者留学的资料了解到,这个项目隶属于港大建筑学院,招生规模小(每届仅 27 人左右),且学生背景多元 —— 三分之一来自建筑 / 景观、三分之一来自城市规划、其余来自交通 / 土木。这种 “多专业组队解决问题” 的培养模式,正好契合我 “打破学科壁垒” 的学习需求。此外,项目包含出国见习环节(往届去荷兰、意大利等国),能让我跳出单一城市视角,看到不同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综合考虑学术匹配度、地理优势和适应成本后,我最终确定:以香港院校为主战方向,而港大这个项目就是我的首要目标。
二、申请过程
确定目标后,我从 2021 年底开始筹备申请,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半年,2022 年中顺利拿到港大 offer。
第一步是夯实申请 “硬背景”。本科期间我的绩点一直保持在 3.5/4.0 左右(专业前 15%),这对申请港大这类看重学术基础的院校很重要 —— 毕竟后来了解到,同专业同学多来自 985、211 或海本,绩点普遍较高。语言方面,因为项目是全英文授课,我需要提交雅思成绩,目标是总分 7.0、单项不低于 6.5。我从 2021 年 10 月开始备考,每天花 2 小时练听力(主要听 BBC 城市规划相关报道)、1.5 小时练写作(聚焦城市设计话题的议论文),最终在 2022 年 1 月拿到了雅思 7.0 的成绩,满足了申请要求。
![]()
第二步是梳理 “软背景”,突出与专业的匹配度。我本科期间参与过两个相关实践:一是大二时跟着导师做过 “徐州老城区街道改造” 课题,负责调研街道交通流量与商户需求,这让我第一次接触到 “交通与城市空间” 的结合;二是大三暑假在一家本地设计院实习,参与了某产业园的规划项目,涉及到园区内的交通流线设计。这些经历虽然不算深入,但我在简历里重点突出了 “调研方法”“跨团队沟通”(比如与交通工程师对接)和 “问题解决思路”,避免只罗列 “做了什么”,而是说明 “学到了什么、如何与目标专业衔接”。
![]()
第三步是文书准备,这是申请的核心。个人陈述(PS)里,我没有泛泛而谈 “喜欢城市设计”,而是从本科的一个困惑切入:“在做徐州老城区改造时,我们设计的步行街道很美观,但居民反馈‘离公交站太远,买菜不方便’—— 这让我意识到,脱离交通需求的城市设计是悬浮的,也让我想深入学习‘交通如何服务城市、城市如何适配交通’”。接着,我结合港大项目的特点,说明 “为什么选这个项目”:比如项目的 “多专业组队” 模式,能让我从交通、规划专业同学身上学到不同视角;出国见习环节能让我观察欧洲城市的交通规划经验。推荐信方面,我找了本科专业课老师(教城市规划原理)和实习导师,两位推荐人分别从 “学术能力” 和 “实践潜力” 出发,提到了我在课题中 “主动调研交通数据”“耐心对接多方需求” 的细节,让推荐更有说服力。
![]()
最后是选校与提交。我除了港大,还申请了香港中文大学的 “城市研究” 和香港理工大学的 “城市规划”,但重心始终在港大。2022 年 2 月提交申请后,3 月底收到了港大的面试邀请 —— 面试是线上进行,两位教授提问,问题包括 “如何理解城市设计与交通的关系”“如果团队中不同专业同学有分歧,你会如何协调”“未来职业规划”。我提前准备了这些问题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回答,比如提到 “在产业园项目中,曾和交通工程师争论过入口车道数量,最后通过调研周边车流量数据达成共识”。4 月中旬,我收到了港大的 offer,考虑到项目的匹配度和港大的学术资源,我很快确认了接受,也放弃了其他院校的申请。整个申请过程虽然紧张,但因为目标明确、准备聚焦,最终收获了满意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