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数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34岁的中国女数学家王虹,两天内连夺两个国际数学大奖。
消息一出,不仅学术圈炸开了锅,就连官媒都亲自下场,高调发文!
![]()
您可能会问,数学家获奖有什么稀奇的?但王虹拿到的这两个奖项,可不一般。
ICCM数学奖金奖,是由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创立的。
专门用来表彰全球华人数学家的杰出贡献,每三年才评选一次,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
![]()
塞勒姆奖就更厉害了,从1968年设立至今56年间,全世界只有56个人获奖。
而且这56个人里面,有10个后来都拿到了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
所以说,塞勒姆奖也被看作是菲尔兹奖的风向标。
![]()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如果换成娱乐圈,就相当于一个演员同时拿到奥斯卡提名和戛纳影后。
含金量如此之高,也难怪官媒纷纷发文报道,说王虹再破天花板。
但王虹的厉害之处,远不止于此。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终身教授。
![]()
这个研究所成立70多年来,她是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
而且,这个研究所之前的13位终身教授里,有8位都拿过菲尔兹奖。
能在这样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说明王虹已经站在了世界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王虹一定是从小就是数学神童,一路顺风顺水走到今天。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她1991年出生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小镇上,父母都是普通的中学老师。
虽然她确实很聪明,5岁就学完了一年级的课程,还连跳了两级,16岁就考上了北大。
![]()
但她最开始读的专业根本不是数学,而是地球与空间科学。
为了转到数学系,王虹付出了很多努力。
可面对如此复杂的数学研究,即使她怀揣热爱,依旧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
![]()
在法国留学期间,她甚至放弃了数学,转而去学建筑了。
直到她发现没有系统训练,自己在建筑系也寸步难行,才意识到自己的数学基础有多么宝贵。
![]()
回到数学的怀抱后,这个曾经迷茫犹豫的女孩,最终一举拿下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三维挂谷猜想”,也是今年6月,王虹在北大做讲座时分享的课题之一。
![]()
说起这次讲座,那可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不仅整个教室座无虚席,就连大名鼎鼎的“韦神”韦东奕都坐在了第一排。
大家对韦东奕肯定不陌生。因为一段街头采访,这位北大数学天才走红网络。
![]()
视频里,他穿着朴素,手里拎着馒头和矿泉水,说话有点腼腆。
但就这么个“普通人”,却在高中时就连续两年拿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满分金牌。
在北大读书期间,他更是包揽了各种数学竞赛的大奖。
![]()
不过,韦东奕平时很低调,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很少参加别人的讲座。
这就显得王虹的讲座分外特殊——他不仅来了,还连续几天都坐第一排。
据知情人透露,王虹分享推导过程时,韦东奕听得特别认真。
![]()
讲座结束后,两个人还进行了深入的数学交流,旁边的学生想说句话都插不进去。
有意思的是,王虹和韦东奕其实是同龄人,都是1991年出生的。
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
他们都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虽然重视教育,但并没有逼迫他们必须成为学霸。
王虹小时候除了学习,还喜欢下五子棋、打乒乓球,看动画片父母也不会阻止。
韦东奕虽然后来生活极其简单,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不是被迫的。
![]()
两个人都很早就展现出了数学天赋,但也都经历过困难和挫折。
王虹差点放弃数学,韦东奕因为太专注研究,生活自理能力一度让人担心。
但他们最终都坚持了下来,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强。
王虹从高中开始就养成了遇到问题先自己研究的习惯,实在想不通才去请教别人。
韦东奕更是创造了独特的解题方法,被称为“韦方法”,还被写进了教科书。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相对落后,很多人才流失到国外。
但现在情况正在改变。王虹虽然在国外工作,但她经常回国交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回来。
韦东奕则一直留在国内,在北大培养下一代的数学人才。
![]()
更让人欣慰的是,像王虹和韦东奕这样的年轻科学家还有很多。
他们正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
虽然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同样在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
此外,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而王虹破解百年数学难题,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代表着中国数学研究正在走向世界前沿。
她获得的这些国际大奖,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新一代数学家的实力。
![]()
有人说,王虹很可能在明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中国女性数学家。
不管这个预测是否会成真,她已经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中国数学家可以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而韦东奕虽然低调,但他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同样取得了世界级的成果。
![]()
这两位90后数学家的故事还在继续。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
从小镇女孩到国际数学新星,从腼腆男生到北大“扫地僧”,王虹和韦东奕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涌现出来,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让中国的科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