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子因钾过低不幸离世!医生提醒:平时宁愿少吃点肉,要多吃几物

0
分享至



午后的老社区诊所里,54岁孙师傅的脸色泛着不寻常的苍白,整个人虚弱得连话都说得断断续续。

家人回忆,最近他总喊腿软、心跳发慌,还频繁抽筋,但大家都以为是累着了,只让他“多休息”。

那天傍晚,他突然倒地不醒,送到医院,医生遗憾地告知:心脏骤停,抢救无效。而死因,却让亲友们目瞪口呆——严重低钾血症!

“为什么会突然低钾?平时饮食不是都挺好吗?”许多人大惑不解。医生查问之下发现,孙师傅偏爱荤食,青菜、豆制品、果蔬几乎不碰。结果长期下来,体内钾严重缺乏,最终诱发了致命风险。

钾,这个经常被忽视的矿物元素,其实与生命息息相关。你可能知道多吃盐不好,却未必意识到缺钾,比高盐更致命!

究竟,钾缺乏为何如此危险?哪些习惯最容易“偷走”体内的钾?医生提醒:有些食物要多吃,有些习惯要改,尤其是第3种食物最有助于钾的稳定摄入。

低钾症,对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像“隐身杀手”一样静悄悄潜伏在生活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人血液钾值低于3.5 mmol/L者,发生心律失常风险上升近2.7倍。



2019年中国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示,约15%以上高血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低钾问题。

那么,钾有多重要?在医学上,钾被誉为“生命之元”。它负责调节心跳、维持神经肌肉功能,被称为细胞内的“电工”。

一旦缺钾,人体细胞间的“电信号”就会紊乱,进而引发肌肉无力、抽搐,严重时导致呼吸肌麻痹、心脏骤停。

偏食、节食、不爱蔬菜等饮食习惯,是中老年人易陷入低钾陷阱的根源。比如,如今流行的“荤菜多、蔬菜少”饮食模式以及部分慢性病(比如长期服利尿剂、糖尿病等)也会促进肾脏排钾,加剧低钾风险。



权威研究指出,正常成年人膳食推荐摄入量约为2000-3500毫克/天,但国人实际摄入钾量不足标准的70%。

每日摄入不足1500毫克,长期下来,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约13%。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健康数据的实情警报。

医生提醒,有3类日常小习惯,最易“榨干”你的钾储备——重口饮食、高钠摄入、长期偏食。其中,偏食真的是“幕后黑手”。是不是很多人没想到?

其实,补钾并不难。只要懂得科学选择,就能在日常三餐中把钾“悄悄补回来”。经过多项国内外实证研究对比,医生总结,以下三类食物,补钾能力突出,每天都值得吃:

蔬菜之首:深绿叶菜

菠菜、苋菜、油菜等,每100克含钾量高达450-550毫克。数据显示,坚持每日3种蔬菜,低钾风险降低21%。别小看深绿叶菜中的钾——不仅含量高,而且吸收率优于水果类。



果蔬明星:香蕉、猕猴桃等高钾水果

香蕉一直被误以为“热量炸弹”,其实它的营养非常均衡,每根中等大小香蕉含钾量高达450-500毫克。美国心脏学会指南明确建议:中老年人每周食用3-5次高钾水果,有助稳定心律、助眠防抽筋。

豆类食物——很多人真的忽视了!

黄豆、黑豆、鹰嘴豆、毛豆等豆类制品,不仅蛋白高,钾含量每100克约370-470毫克。吉林大学营养学团队追踪数据显示,坚持每周4次豆制品摄入,血钾水平平均提升了12%,低钾相关心律问题下降近14%。而且,豆类还能促进钠的排出,是“高血压患者补钾降盐的绝佳选择”。



每一种,都比“多吃肉”划算得多。反而高脂肪、肉类如果占比过大,容易加重肾脏负担,促进钾流失。医生特别提醒,餐桌上“一荤两素一豆制品”,才是真正的长寿膳食组合。

发现自己有腿软、心悸、频繁抽筋?上了年纪尤其要警惕低钾信号!除了多吃上述三类食物,更要注意日常行为上的“补钾三板斧”:

饮食多元、均衡搭配:建议每餐保证一份高钾蔬菜、每周4次豆制品,多选应季新鲜蔬果。烹饪时可保留部分汤汁,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

减少高盐、低钾饮品摄入:腌菜、咸肉、含钠调料要尽量少用。研究证实:日均摄盐量下降至<6克,钾的吸收率可提高9-13%。习惯喝饮料的朋友,建议用温水、淡汤替代,减少肾脏负担。



定期体检,关注电解质指标:每年体检,重点查血清钾、钠等电解质水平。用药人群、老年慢病患者更应定期复查(特别是服用利尿剂、排钠性药物者)。发现低钾,及时咨询医生调整饮食或用药方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铜牌出炉!广东3:0获胜,林高远登上领奖台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铜牌出炉!广东3:0获胜,林高远登上领奖台

国乒二三事
2025-11-20 11:58:29
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刚投弃权票,耿爽直接算总账,美国看着办吧

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刚投弃权票,耿爽直接算总账,美国看着办吧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9 15:33:04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阿纂看事
2025-11-19 09:07:36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收官:4人满分,3人爆冷,2人遗憾,1人昙花一现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收官:4人满分,3人爆冷,2人遗憾,1人昙花一现

浪子阿邴聊体育
2025-11-19 09:17:56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时时有聊
2025-11-19 17:14:03
台湾名师区桂芝大声质问和痛斥国民党“反共”、丧失“中国”党魂

台湾名师区桂芝大声质问和痛斥国民党“反共”、丧失“中国”党魂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36:13
冬天,抓紧吃这“皇帝菜”,一安神,二消痰,三护肝,鲜嫩当季

冬天,抓紧吃这“皇帝菜”,一安神,二消痰,三护肝,鲜嫩当季

阿龙美食记
2025-11-19 21:29:48
司令员政委都牺牲!吕正操:此战后,中央取消了政委的最后决定权

司令员政委都牺牲!吕正操:此战后,中央取消了政委的最后决定权

历史龙元阁
2025-11-19 15:15:03
比周琦更争气!杨瀚森爆砍全能数据,打破周琦NBA生涯得分纪录!

比周琦更争气!杨瀚森爆砍全能数据,打破周琦NBA生涯得分纪录!

田先生篮球
2025-11-19 15:50:30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凡人侃史
2025-11-15 23:13:23
突发!日媒:高市会见金井并听取了协商报告,留给高市时间不多了

突发!日媒:高市会见金井并听取了协商报告,留给高市时间不多了

阿策聊实事
2025-11-20 06:28:05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访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踏上回国专机的泰国国王,笑容压都压不下

访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踏上回国专机的泰国国王,笑容压都压不下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20:55:03
太美了!23岁清华学霸3个月3冠王:和吴艳妮都是有实力的漂亮女生

太美了!23岁清华学霸3个月3冠王:和吴艳妮都是有实力的漂亮女生

念洲
2025-11-20 10:28:19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No!完了,浓眉哥完了!独行侠听取交易报价

No!完了,浓眉哥完了!独行侠听取交易报价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20 15:08:34
开拓者被公牛绝杀!验出头号软肋:投篮12中1!占杨瀚森出场时间

开拓者被公牛绝杀!验出头号软肋:投篮12中1!占杨瀚森出场时间

球场没跑道
2025-11-20 13:51:09
2025-11-20 16:36:49
何蕥室内设计
何蕥室内设计
分享室内设计经验,避坑知识分享。
1340文章数 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数码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试试用几种方法给两岁多的孩子喂药,有多不容易!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数码要闻

苹果2026年五大新品前瞻 折叠iPhone、智能眼镜齐登场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