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苏澄宇![]()
2019年2月,巴西马拉若岛(Marajó Island)的居民发现一个反常的景象:大批秃鹫在内陆的红树林上空盘旋 。
![]()
图源:CNN
他们循迹而去,在灌木丛中发现了一具令人震惊的尸体:一头长约8米、重达10吨的座头鲸 。
尸体距离海岸线约15米 。消息传出,“鲸鱼惊现亚马逊丛林”的标题迅速占领了全球媒体 。
![]()
图源:CNN
这一事件的核心有两个看似无法解释的谜团。
第一个是物理上的:鲸鱼是如何进入红树林的?答案并非超自然力量,而是强大的海洋动力学。
发现地马拉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岛屿,位于亚马逊河与大西洋的交汇处 。这里的地貌并非茂密的内陆“丛林”,而是低洼的沿海红树林沼泽 。
![]()
图源:SFagte
该地区以其“巨潮”(macro marés)闻名,潮差极大 。重要的是,事发时,当地正经历一场被预报为“年度最大”的强劲潮汐 。
参与调查的非政府组织Bicho D'água研究所的海洋学家解释了最可能的发生过程 。
首先,这头鲸鱼在近海死亡 。尸体腐烂时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其膨胀并漂浮在海面上 。
![]()
图源:reddit
随后,这具高浮力的尸体被异常强大的高潮捕获,潮水将其带越海滩,深入到当时已被淹没的红树林中 。当潮水退去,这具沉重的尸体便被留在了原地 。因此,它的位置虽然罕见,但完全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
第二个谜团,也是更核心的生物学问题是:为什么这头鲸鱼会出现在这里?
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按照座头鲸的迁徙规律,这个种群此时应该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南极觅食地,捕食磷虾 。它们通常只在南半球的冬季(约8月至11月)才会出现在巴西巴伊亚州的阿布罗柳斯海岸(Abrolhos Bank)进行繁殖 。
这头鲸鱼出现在亚马逊河口,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偏离航线超过6000公里 。
科学家对此的主流理论是“迷途幼鲸假说” 。这是一头约一岁大的雄性幼鲸 。幼鲸在它们的第一次迁徙中需要跟随母亲学习路线 。
![]()
图源:buzzfeed
专家推测,这头幼鲸很可能在从巴西繁殖地向南极迁徙的途中,因故与母亲失散了 。迷失方向后,它没有南下,反而孤独地向北游荡,最终进入了亚马逊河口这片陌生水域 。
这种偏航在其他鲸类中也并非没有先例。2007年,就有一头小须鲸在亚马逊河上游1000多公里的地方搁浅 。
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死的?一个由10多名生物学家组成的团队在现场进行了尸检,并采集了样本 。初步的外部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船只撞击伤口或渔网缠绕的痕迹 。
![]()
图源:the independent
尽管媒体广泛推测鲸鱼可能死于误食塑料 ,但缺乏直接的胃内容物证据。有记录显示,鲸鱼确实会因误食塑料导致“胃休克”而死亡。
![]()
![]()
![]()
和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著名研究,在分析猫科动物的基因时有了有趣的发现。研究人员指出,导致猫科动物(如美洲豹、家猫等)产生纯黑皮毛的基因突变,在其进化史中曾独立出现过好几次。
这种现象表明,黑化突变可能为动物提供了一种显著的生存优势。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优势很可能与免疫力有关。例如,在家猫中,导致纯黑毛色的基因突变,与一个在人类身上被发现能抵抗艾滋病病毒(HIV)的基因同属一个家族。
科学家因此提出理论,这些与毛色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也帮助黑猫在抵抗某些疾病时更具优势,特别是像“猫艾滋”(FIV,猫免疫缺陷病毒)这样的病毒。
![]()
![]()
封面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