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药,低剂量使用能够抗血小板聚集,加强血栓的预防,新近的研究表明,其对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效果不如氯吡格雷,但需要注意的是,氯吡格雷的药效受到基因型的影响,特殊基因型的患者可能会药效变弱或太强(增加出血风险),应该注意做好药效的评估。
抗血小板药物是双刃剑,既能加强血栓的预防,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出血风险的增加,因此,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该做好出血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尽量减少用药带来的出血风险。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问题,因此,如果心梗患者也有上述问题的,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同样也是减少了导致二次心梗的危险因素,同控制血脂同样重要。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以通过限盐减重,合理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来改善,多数情况下也需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应该做好血压监测,选择安全耐受,降压效果良好的降压药,把血压水平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能够把收缩压进一步降到120mmHg以下则更佳。
![]()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也要严格控制血糖,尽量减少高血糖带来的心血管危害。除了做好饮食控制和运动这两件事外,药物选择方面,格列净类SGLT2抑制剂,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目前已经被证明在降糖之外,还能带来额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以作为优选的降糖药物。
注意慢性炎症的控制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慢性炎症也是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了解自身的慢性炎症情况,可以通过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来控制,如果这个值大于2mg/L,就应该注意风险,如果高于3mg/L,则可以评估为高危风险。
慢性炎症的控制,首先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锻炼,健康合理的饮食,控制管理好情绪,戒烟限酒这些方面的改善,都有助于改善免疫力,对抗炎症反应。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也是一种抗炎手段,除此之外,接种相关的疫苗,例如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也已被证明能够有助于降低炎症,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可以结合情况,及时或定期接种。
定期做好复查评估
需要强调的是,支架术不是生命“倒计时”的宣判,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问题解决方式。除了要做好二级预防的相关措施,我们还要定期做好复查和评估。
![]()
了解自身的风险因素控制情况,了解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情况,评估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需要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都需要通过定期的复查来确认和评估,因此,对于二级预防来说,定期做好相关的复查评估,同样是我们真正做好二级预防的重要基础。
实际上,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对于恢复良好的心梗来说,只是身体给我们的一次“警示”,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积极的通过合理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做好二级预防,可能这对我们未来的健康老龄化之路,反而是一种促进和改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