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见到从濮阳来复诊的宋师傅时,关切地问起了一位老熟人:“介绍你来的高青莲老人家怎么样了?现在得有九十了吧?”
![]()
“她挺好,91了。”宋师傅的回答,让一段跨越了二十多年的医患情谊,再次浮现在眼前。
时间回到2000年,高青莲老人因为咳血去医院检查,最终被多家医院专家鉴定为“中心型小细胞肺癌”。当时手术风险太大,唯一的办法是化疗。
可化疗的路,走得异常艰难。她的儿子回忆道:“一化疗,病情是能控制住,但回家没多久,就又闷得慌,开始吐血。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后来化疗后连饭也吃不下,身体一天比一天弱。”最后,医生也无奈地表示:“化疗效果不理想,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办法了。”
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时,同乡介绍了一位曾在袁希福院长这里看过病的吕姓老乡。老人的二儿子坦言:“当时说实话,就是抱着‘有病乱投医’的心态,想找个保守点的法子试试。”
都说中药见效慢,但高老太太的感受却很直接——能吃饭了,体力和气色也慢慢好了起来。
![]()
2001年10月21日,老人的老伴特意给袁希福院长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高青莲共服你院中药86剂,从目前的病情来看大有好转……当时从郑州回来还不能自理,需要别人护理,现在看来病情稳定了,不疼了,身体逐渐好起来了,也能吃饭了,每餐能吃一个馒头、一碗饭,身体胖起来了,自己也可以自理了,有时还能领孩子、做饭。”
从此,袁希福院长与高青莲老人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03年,袁院长曾亲自到濮阳探望;2004年,老人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一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还在会上唱了段戏曲,赢得满堂彩。
更让人欣喜的是她的康复情况。在2017年9月第五届交流大会上,老人的长子熬夜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透露了更多细节:“……服药到80到90付时,奇迹出现了,在复查时癌体缩小了多半,吃到120付左右时,复查癌体竟枯干了。今年我老母亲已83岁,已经18年了。”
2020年12月27日,袁希福院长还应邀参加了高青莲老人86岁的寿宴,为她庆生。
这份彼此的牵挂,一直延续至今。2024年4月,在第六届交流大会前夕,袁院长得知老人因“肺不张、胸水”住院,立刻开了方子让其家人在当地抓药。连续三天没有消息,袁院长寝食难安,主动打电话去问,才知是老人刚出院,家里事多没来得及告知。
![]()
4月22日,袁院长收到了老人家人发来的视频。视频里,91岁的高青莲老人正拄着拐杖遛弯,她说:“我腿不疼了,能走路了,袁大夫,我还想去参加第六届大会呢。”
![]()
从2000年确诊时化疗反复、身体虚弱,到如今91岁高龄仍能拄拐散步,高青莲老人用她二十五年的时光,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