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是个“烂好人”。
就是那种特别怕别人生气、失望的人。同事让我帮忙,就算自己手头一堆活,也咬着牙答应。朋友找我借钱,就算自己不宽裕,也抹不开面子拒绝。
这样做其实活得特别累。而且我发现,别人并没有因为我的“好”,就更尊重我。所以我产生了改变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一个朋友晚上打电话,说老婆出门很寂寞,想和我聊聊。
我听着电话那头没完没了的抱怨,看着自己第二天要交的方案,那一刻,我心里有个声音,清晰地冒了出来:“我不想再听了。”
我破天荒地第一次打断了他,我说:“对不起,我还有方案要写,明天还要早起,我得睡了。”
挂掉电话后,我心里一半是愧疚,一半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的爽感。
就是从那天起,我才慢慢明白:真正的慈悲,首先是对自己慈悲,然后再对他人“慈悲”。
![]()
1
很多时候,我们把“讨好”误当成了“善良”。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善良,是我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帮你,我心甘情愿。而讨好,是我害怕不帮你,你会不高兴,会不喜欢我。
善良的出发点,是“爱”;而讨好的出发点,是“恐惧”。
一个总是无条件满足别人的人,他的内心,其实藏着一个很深的恐惧:害怕被抛弃,害怕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他需要通过不断地“给予”,来换取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这就像一个无底洞。你越是讨好,就越是会吸引那些喜欢索取的人。
你越是牺牲,就越是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很低。
而当你敢于说出那个“不”字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对自己说:“我的感受,也很重要。
我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宝贵。我不必通过满足你,来证明我的价值。”
这个“不”字,是你自我肯定的开始。
它帮你从“讨好型人格”的泥潭里,拔出了第一只脚。
![]()
2
我以前总觉得,对别人宽容一点,多体谅一下,总是好的。
但后来我发现,没有原则的宽容,是纵容。它不仅会伤害到自己,也会让对方变成一个更糟糕的人。
就像我那个半夜打电话的朋友。我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倾听”,其实是在纵容他,让他可以不用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负能量垃圾随时倒给我。
当我拒绝他之后,他可能会不高兴一阵子。但也许,他也会因此开始学着自己去消化情绪,或者去寻找更健康的解决方式。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慈悲”以待的。
面对一个没有边界人,你的“慈悲”就是邀请他继续伤害你。
这个时候,真正的慈悲是在用行动告诉对方: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
![]()
3
一个快要溺水的人,是救不了另一个人的。
一杯空了的水,是倒不出一滴水给别人的。
在你耗尽自己,去“慈悲”地对待全世界之前,你得先回头看看,你对自己够不够慈悲?
当你累了的时候,你允许自己休息了吗?
当你委屈的时候,你允许自己难过吗?
当你不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允许自己拒绝吗?
我们常常对自己才是最苛刻、最不慈悲的人。
真正的慈悲,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它一定是从善待自己开始的。
先把自己这杯水倒满。把你的时间、精力和爱,优先地慷慨地,给予那个最值得的人——就是你自己。
当你自己内心充盈、能量满满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有余力,去把这份爱和光分享给你身边那些真正值得的人。
这时候的付出,不再是消耗,而是一种丰盛的流淌。
![]()
请允许自己自私一点。
允许自己,拒绝那些不想做的请求。
允许自己,离开那些不断消耗你的人。
允许自己,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当你开始善待自己,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开始变得温柔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