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下过这样一句自我警醒的话:
“最好的报复,就是不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人生在世,谁都免不了被误解伤害,被不公平对待。
然而,我活了半辈子才被时间教会,面对外界的恶意,任何激烈的反抗,都更像是一种自我消耗。
一个人最高段位的反击,不会以牙还牙,而是:不理,是守住自己的能量场;不争,是保全自己的尊严;不怨,是打开自己的格局。
![]()
01
不理,是守住自己的能量场
作家韩寒刚成名那会儿,铺天盖地的质疑向他涌来。
说他“欺世盗名”,说他背后有“枪手”,说他的一切都是包装出来的。
面对这些恶意的揣测,年轻的韩寒也曾愤怒过,也曾在博客上奋笔疾书,试图自证清白。
但很快,他就不再回应了。
他选择不理。他赛车去了,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他拍电影去了,用一部部作品说话。
后来有人问他,当初为什么不继续解释了?他淡淡地说,因为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那么一些人,以消耗你的能量为乐。
你若与他纠缠,正中其下怀。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对烂人烂事,启用“消息免打扰”模式。
专注事业,陪伴家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02
不争,是保全自己的尊严
杨绛先生在“文革”期间,遭受过巨大的屈辱。
面对那些声嘶力竭的控诉和扭曲事实的污蔑,她从头到尾,没有争辩一句。只是沉默低下头,接受一切安排。
在扫厕所的日子里,她把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用废料做了个小凳子,在劳动间隙坐在那里读自己带来的书。
她不争,不是懦弱,也不是认输。
她是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保全自己内心的秩序与尊严。
她拒绝让自己,下降到和那些人同一个粗鄙的层面上。
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我越来越觉得,“夏虫不可语冰”。
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认知层次、人生经历、价值体系都与你完全不同的人。
与小人争利,你即便赢了,也可能惹得一身骚,输掉了自己的风度。
庄子早就说过:“大辩不言”。
最高明的辩论,是不辩。
![]()
03
不怨,是打开自己的格局
读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牛棚杂忆》。
他像一个人类学家一样,冷静地观察和记录那段特殊时期里人性的扭曲与挣扎。他甚至说,这段经历,让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他把那段经历,当成了一场对人性的调查。
活到最后你会明白,怨恨,是一座为自己打造的心灵牢笼。
你怨恨一个人,就等于把他的牌位,请到了自己心里,日日夜夜供奉着,时时刻刻折磨着自己。对方可能早已把你忘掉,而你,却还在用他的错误,惩罚着你自己。
格局大的人,都懂得把伤害,看作成长的契机。
他们会反思,在这段糟糕的经历里,我能学到什么?是让我看清了人性,还是磨练了我的心智?
当你能从伤害里汲取养分,你就已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连仰望你的资格都没有了。
![]()
不理,是智慧;不争,是境界;不怨,是格局。
当你内心波澜不惊,外界便伤你不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