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细雨绵绵,金桂飘香满校园,武汉血液中心的献血车如期驶入湖北经济学院,一场浸润着奉献精神的无偿献血活动温情开展。师生们冒雨前来,挽臂献爱心,全天共有132人成功献血,捐献血液35000毫升,用热血为生命续航,让青春担当在雨丝中愈发鲜明。
![]()
上午10点,咨询登记处、体检区、采血区衔接顺畅,志愿者们穿梭其间,讲解注意事项,细致的服务让整个现场充满暖意。有人低头核对信息,有人轻声交流打气,还有人举着手机记录下这一有意义的时刻,雨声与轻声细语交织成一曲温暖的奉献之歌。
![]()
下午2点,学校特别安排了一场思政课,结合献血实践为同学们讲解无偿献血的意义。“每一袋血液都可能承载着一个生命的希望,无偿献血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生命教育、奉献精神融入鲜活场景,让同学们在挽臂献血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立德树人”的内涵,让这堂特殊的“思政实践课”入脑入心。
![]()
在全天的献血活动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学子们,带着各自的初心加入献血队伍,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物流管理专业大三学生蒙逸飞,今年21岁,这是他第三次参与无偿献血。身高183厘米、体重80公斤的他,第一次献血纯属偶然——路过献血车时心生好奇,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三次献血他都选择在校内献血车完成,且从未向家人提及。听完思政课讲解后,他颇有感触:“原来献血不只是‘帮别人’,更是青年对社会的责任。以前觉得是小事,现在明白每一次挽臂都是在为生命托底,特别有价值。”
![]()
经济统计专业大三学生陈俊佑,他是第二次献血。自2023年第一次参与后,他便将献血视作平常却有价值的事。“老师说‘奉献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我特别认同。”陈俊佑笑着说,“以后会一直坚持下去,把这件‘平常事’做成长久的担当。”
![]()
现场还有不少初次献血的大一新生,用勇气开启公益初体验。经济与贸易学院18岁的阮子钰和同学杨湘临时起意相约而来,尽管是第一次,两人互相打气,顺利完成献血。“思政课让我懂了,献血不只是勇敢者的尝试,更是对生命的敬畏。”阮子钰说,“看到自己的血液能帮到别人,再想到老师讲的‘生命接力’,突然觉得特别有使命感。”
同为大一的刘泽航,此前在影视剧中见过献血场景,让她深知献血的重要性。“老师说‘每个人都可能是用血者,也可以是献血者’,这句话戳到我了。”刘泽航坦言,“我妈有多个献血证,现在我明白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后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做长期的奉献者。”
在刘泽航的带动下,18岁的韩涵也来到现场,她坦言有家人生病时曾从血库调血,如今自己有能力了,便想用献血的方式回报社会。“思政课讲的‘感恩与回馈’,正是我来这里的初衷。”韩涵说,“以前是别人帮我们家,现在我能用自己的血帮助别人,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
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梁雪婧,此次已是第三次献血。自大一首次参与校园志愿献血后,她便养成了每年献血的习惯。家人对她的行为十分支持,而朋友曾有过用血需求的经历,更让她坚定了持续奉献的决心。“老师说‘奉献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一直很认同。”梁雪婧说,“三次献血,每次都能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这堂思政课让我更清楚,坚持奉献就是在践行青年的使命。”
![]()
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希望以献血为切入点,将生命教育、奉献意识与专业特色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育人链条,引导学生在不同志愿场景中,共同上好“立德树人”这堂重要课程,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更大价值。
(文/记者张珺图/记者苗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