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
![]()
![]()
![]()
![]()
![]()
![]()
![]()
![]()
编者按
卫生健康事业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改善就医体验,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构建有序就医格局,推动“治已病”与“治未病”协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去年年底,我市启动医德医风教育提升专项行动,出台并实施医疗服务“十二项改革措施”,通过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技术,全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筑牢全市人民健康根基。
为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搭建“零距离”倾听民声的平台,11月7日,市卫健委联合邯郸新闻传媒中心·邯郸晚报开展“百姓看医院·行风评议”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监督员、媒体代表等30余人走进邯郸市中心血站,实地探访临床用血安全与保障背后的故事。
这里没有无影灯下的紧张,却同样牵系生死存亡。作为集采血、制备、检验、储存、供应、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生命枢纽”,市中心血站每年输送超过3800万毫升血液,汇聚成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河。它完成着从臂弯到病床的温暖传递,为危难中的人们点亮希望,更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融入整座城市的脉搏。
A
安全:为生命严守每一道关
一袋血液从献血者流向患者,是一场严谨而高效的生命接力。活动当天,代表们沿着“采集—检验—制备—储存”的全流程,亲身体验一滴血从臂弯到病床的“生命之旅”。
走进献血大厅,室内宽敞明亮,氛围温馨有序。无偿献血者从容挽袖,工作人员认真执行身份核对与健康征询,指尖血初筛设备高效运转,共同筑起安全献血的第一道防线。
“无论是全血采集还是机采血小板,我们使用的全部是一次性针具和血袋。”市中心血站党委委员、党办室主任燕锋介绍。
市中心血站对所有采供血过程中使用的采血袋、机采耗材、消毒产品等关键物料以及血液检测试剂,均执行严格质量抽检;同时定期对采血、成分制备及储存环境进行空气采样监测,确保全流程环境卫生达标。
血液从献血者臂弯流出、汇入血袋,便拥有了专属“身份证”——初检血型、操作人员信息、追溯二维码以及两支不同颜色的血样试管。随后,血液被送至接血区。完成信息扫描后,样本试管送往检验科进行核酸与血清学检测,血袋则同步进入成分科制备环节。
血液是生命之源,在医疗救治中至关重要。安全可靠的血液,既关乎受血者的生命健康,也体现对献血者的责任。
步入检验科,自动化检测设备有序运转。“每一袋血液都必须通过最严格的检验关。”燕锋介绍,在实验室,血液样本需经过两遍酶免检测和一遍核酸检测。
具体而言,两遍酶免检测需使用不同厂家试剂、由两组检测人员分别对血型、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项目进行检测,此外还需开展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检测。三项检测全部合格,血液方能供临床使用。任何一项不合格,该袋血液即被判定为不合格。
每一条检测数据,背后都是对生命的责任。从样本接收、离心、检测到报告发放,全程涵盖十余道工序,最快也需5小时。通常第二天,所有血液检测结果方能全部明确。
“从采集到输入患者体内,每一袋血的每一个环节均可追溯。我们坚持高标准,只为确保受血者用到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燕锋说。
B
智慧:血液的“精准变身”
当样本在检验科接受严格检测时,对应的血袋已同步送往成分科。300平方米的开放式空间如同血液的“精加工车间”,十余名“白衣技师”正将全血按临床需求拆解为不同的生命组件。
“这里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群众代表程瑞芹低声感叹,“原来血液不是直接输给患者,还要经过这么多精细的加工。”
血液并非简单冷藏,而是精准定制。
全血可制备成30余种血液制品,规格、种类与剂量各不相同。“红细胞适用于贫血、创伤患者,用于提升血红蛋白;血浆多用于烧伤患者,补充凝血因子以助止血;血小板则用于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成分输血的意义在于让每一滴血都去往最需要的地方,既节约血液资源,也降低输血反应,实现一血多用、精准治疗。”成分科负责人高维边操作边解释。
温度与时间是生命线。各类血液制品均有严格的冷链要求:悬浮红细胞储存温度为2℃~6℃,血小板需在20℃~24℃震荡保存,新鲜冰冻血浆须在采集后6~8小时内完成制备……为最大限度缩短室温暴露时间,每袋血液的制备过程必须控制在3小时内。
“我们在和细胞衰变赛跑,这是个‘拼手速’的环节。”高维说。工作人员手上动作快速而精准,流程井然有序。
在“变身”之前,每袋全血都会被装入离心罐,经精密配平后送入大型离心机。离心后,血液按密度分层:淡黄色血浆浮于上层,是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部分;暗红色红细胞沉积底层,是血液中最活跃的群体;中间灰白色的薄层则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分装前,工作人员会仔细目视判定。“有的血浆颜色偏红、不够清亮,可能是离心后残留红细胞,需二次离心;有的血浆呈乳糜状、絮状物多,通常因献血者前一晚饮食油腻,这类血液需作特殊处理。”高维说,严格审视每一袋经手的血液,“每一袋血,都当作给亲人使用。”
最终,全血被精准转化为各类“生命特供”: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器官移植,可降低输血反应与免疫排斥;辐照悬浮红细胞用于免疫缺陷患者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洗涤红细胞适用于高敏感体质患者……多样化的血液制品实现按需定制、物尽其用。
参观过程中,代表们注意到,市中心血站各个区域均配备了智能化设备。在储血供血成品库中,这里配备了智能血浆冷冻库和智能红细胞冷库。
据介绍,这里能实现每一袋血液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冻库操作平台可以完成对临床需要的血液品种、甚至某一袋血液进行定位抓取,更快捷高效地实现血液“先进先出”的管理。邯郸市中心血站的红细胞最大储存量可达2万单位,能满足全市一个月以上的用血需求。目前我市每天需供应550个单位血液,这需要近300位市民献出爱心,才能为临床抢救生命提供坚实保障。
为解决医院用血需求急迫、传统陆运时效受限等问题,市中心血站2024年在省内率先打造主城区三甲医院的空中血液保障生命通道。
市中心血站配备了专用医疗运输无人机,并搭载恒温储血设备,在血液实时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救命血”“即时达”。血液保障低空航线的开通,突破了传统陆路运输的时空限制,将“救命血”的速递时间缩短至5~8分钟,能为血液应急保障提供更高效的支持。
C
感恩:让爱心有回响
在市中心血站的成品库内,一袋袋贴签包装完好的血液制品整齐排列,静待奔赴临床一线,为患者延续生命的希望。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采血点建设。今年新增工大附属医院、大名县人民医院、临漳县人民医院献血屋等采血点,总数已达38个。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已有近204.77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近3年来,每年约有10.17万人加入献血行列,累计献血量接近1.18亿毫升,未发生一例经血传播疾病。血费减免方面,今年以来,该站共为3104人次办理减免,总金额245万元,血费出院结算直免用血医疗机构覆盖率100%,血费直免服务持续优化,切实方便献血者。
针对“为何献血无偿而用血有偿”的疑问,燕锋解释道,患者所支付的并非血液本身费用,而是覆盖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等环节所产生的成本,包括物料耗材、设备维护以及乙肝、艾滋病、梅毒等多项病原体检测费用,确保每一份输出的血液安全可靠。
为回馈广大献血者的无私奉献,我市在全省率先落实多次献血者“三免”待遇,推进血费直免与跨省市减免服务,实现“用血服务不用跑”,让爱心人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重与温暖。
在关爱措施方面,市中心血站联合市口腔医院向献血者赠送口腔健康卡,提供拍片、咨询与健康档案建立等服务;全市多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推出“无偿献血爱心体检卡”,献血成功即可获取,本人与亲友均可使用,以实际举措守护献血者健康。
此外,我市还为献血者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启动“百企千店献爱心”活动,首批吸引近百家企业的400余个门店参与,为全国献血者提供各类优惠服务,传递社会各界的感恩与关怀。
在出行礼遇上,邯郸机场为本年度献血者提供候机VIP优惠及优先选座服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献血量达4000毫升)及以上者,可享受免费VIP贵宾通道、专人引导等贴心待遇,进一步彰显献血的社会价值,传递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
群众代表曲宗红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她分享道:“献血不仅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还能促进免疫力提升。每一次献血,既是对他人生命的助力,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D
心声:汇聚众智为生命助力
参观结束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玉成,邯郸市中心血站党委书记、站长李军峰及血站领导班子成员与代表们展开座谈。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市中心血站宣传片。李军峰详细介绍了近几年的工作成效。目前,我市已构建覆盖全市的无偿献血招募网络,实现血液检测、制备、储存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建成专业化无偿献血科普馆,通过图文展陈与互动体验破除公众认知误区;持续优化服务,通过增设献血点、延长服务时间、提供上门采血等举措,提升献血便利度。
工作人员以“热血守护生命”为主题,宣讲无偿献血典型事迹,让在场代表深刻感受到献血事业的社会价值。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代表们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崔荣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她对市中心血站采供流程有了更深入认识。她建议组建专业宣讲团队,将无偿献血感人故事传播至全市各个角落;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医院协作,在规范临床用血的基础上,增强一线医护人员对献血政策的理解,更好地向患者及家属开展宣教。
群众代表高怀彪建议,市中心血站应进一步扩大宣传,吸引更多人群走进无偿献血科普基地,重点动员符合条件的潜在献血群体。
市政协委员甄艳芳提出多项建议:“能否让农村地区的献血宣传更‘接地气’?”“是否可以加强对无偿献血者权益的宣传?”……这些意见被逐一记录。
群众代表黄华兰表示,血液是生命之源,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她希望市中心血站多宣传默默无闻的献血者事迹,带动更多人投身公益。
市政协委员杨雪冰作为一名企业家,主动表示愿担任义务宣传员,在企业内部积极推广无偿献血,鼓励员工参与公益。
张小生鲜汁肉包创始人、市政协委员张亚甫结合自身献血经历,承诺愿为无偿献血者提供切实福利。
张玉成表示,无偿献血是“生命工程、民生工程”,当前全市采供血形势严峻,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市中心血站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行风水平,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同时希望代表委员、行风评议员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传播无偿献血与科学用血理念,共同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会后,李军峰表示,市中心血站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着力优化服务流程,推广预约献血机制,充实服务力量,缩短等候时间;持续加强科普宣传,通过新媒体与线下宣讲相结合,推动献血知识进农村、进企业;严守安全底线,健全血液检测、储存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筑牢血液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 赵鸿粼/文 李然/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