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申万宏源融成)
黄伟平 王明路 徐亚
摘要
1. 转债市值萎缩,公募基金持仓份额大幅提升
转债市值呈现萎缩态势,但公募基金大扩容下转债持仓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转债市场总市值约为7833亿元(环比减少70亿),统计口径内的基金总净值为22万亿元(剔除货基和REITS,环比增加1.7万亿),转债市值与基金总市值之比约为3.6%,较2025年Q2下降约0.3%,与统计口径内公募基金持续扩容相比,转债市值呈现萎缩态势。口径内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约为3167亿元,占转债市值之比为40.4%,较上一季占比提升5.9%。
2025Q3转债ETF、二级债基、转债基金大幅扩容成为转债主要增持力量,一级债基规模持稳但减持转债。在主要基金类型中,2025Q3基金规模环比增速较高的主要是二级债基(60%)、指数基金(25%)、转债基金(24%)、债券型FOF基金(22%)、偏股混合基金(20%),环比分别扩容4905、10118、116、31、4095亿元,负债端扩容带动上述基金类型成为增持转债的主力。其中一级债基规模小幅下滑2%、缩减138亿元,也是转债主要减持方。
2. 负债端扩容带动转债仓位被动下降,二级债基降幅最大
含权基金大幅扩容但转债存量持续减少,负债端大扩容背景下各类型基金转债仓位普遍下降,二级债基仓位下滑幅度最大。2025Q3转债仓位普遍下滑,一方面转债供给大幅减少,两只转债ETF扩容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权益市场牛市下含权类基金规模普遍大幅扩容,双重因素叠加下各类型基金转债仓位普遍下滑。转债仓位环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依次为二级债基(-2.4%)、偏债混合(-1.7%)、转债基金(-1.2%),2025Q3二级债基扩容幅度最大,因此转债仓位下滑也最为明显。
与2025Q2相比,结构上以数量来记,二级债基仓位下降最为显著,也与其规模扩容幅度最大相对应。一级债基结构表现分化,开始配置转债的一级债基数量有所增加,但偏高仓位普遍下调。各主要类型中,与2025Q2相比,转债仓位降至0的基金数量占比均明显增多。
3. 偏好TMT和光伏转债,价格选择上趋于保守
基金持有单个转债存量占比的变化体现出基金对个券的增减持偏好。要求转债个券在季度内存量变化幅度在5%以内控制转股等因素对转债持仓的影响,整体来看,公募基金的底仓品种较为稀缺,对于50亿以上的大盘转债全部增持。
从行业和价格的角度来看,25Q3基金对TMT、电力设备、银行转债等持仓占比提升较多,食品饮料和公用事业转债持仓占比明显下滑。此外价格选择上趋向防守,150-170元价格区间转债持仓占比明显下滑,115-150元价格区间转债持仓占比明显提升。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误差、历史不代表未来。
正文
1. 转债市值萎缩,公募基金持仓份额大幅提升
转债市值呈现萎缩态势,但公募基金大扩容下转债持仓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转债市场总市值约为7833亿元(环比减少70亿),统计口径内的基金总净值为22万亿元(剔除货基和REITS,环比增加1.7万亿),转债市值与基金总市值之比约为3.6%,较2025年Q2下降约0.3%,与统计口径内公募基金持续扩容相比,转债市值呈现萎缩态势。口径内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约为3167亿元,占转债市值之比为40.4%,较上一季占比提升5.9%。
![]()
2025Q3转债ETF、二级债基、转债基金大幅扩容成为转债主要增持力量,一级债基规模持稳但减持转债。在主要基金类型中,2025Q3基金规模环比增速较高的主要是二级债基(60%)、指数基金(25%)、转债基金(24%)、债券型FOF基金(22%)、偏股混合基金(20%),环比分别扩容4905、10118、116、31、4095亿元,负债端扩容带动上述基金类型成为增持转债的主力。其中一级债基规模小幅下滑2%、缩减138亿元,也是转债主要减持方。
![]()
![]()
2025Q3二级债基、指数债基、一级债基、转债基金是转债持仓规模最大的前四名机构。结构上看,2025Q3基金持有转债的总市值占转债市场总市值之比较大的基金类型为二级债基(13.6%,环比+2.7%),指数债基(8.8%,环比+3.5%),一级债基(8.3%,环比-0.9%),可转债基金(6.6%,环比+1.2%),偏债混合基金(1.6%,环比-0.4%)。
![]()
2. 负债端扩容带动转债仓位被动下降,二级债基降幅最大
含权基金大幅扩容但转债存量持续减少,负债端大扩容背景下各类型基金转债仓位普遍下降,二级债基仓位下滑幅度最大。2025Q3转债仓位普遍下滑,一方面转债供给大幅减少,两只转债ETF扩容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权益市场牛市下含权类基金规模普遍大幅扩容,双重因素叠加下各类型基金转债仓位普遍下滑。转债仓位环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依次为二级债基(-2.4%)、偏债混合(-1.7%)、转债基金(-1.2%),2025Q3二级债基扩容幅度最大,因此转债仓位下滑也最为明显。
![]()
![]()
![]()
从基金持有转债仓位的结构分布来看,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转债仓位超过20%的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7.6%、8.0%,已有54.4%的一级债基、52.3%的二级债基没有参与转债。
![]()
与2025Q2相比,结构上以数量来记,二级债基仓位下降最为显著,也与其规模扩容幅度最大相对应。一级债基结构表现分化,开始配置转债的一级债基数量有所增加,但偏高仓位普遍下调。各主要类型中,与2025Q2相比,转债仓位降至0的基金数量占比均明显增多。
![]()
3.偏好TMT和光伏转债,价格选择上趋于保守
基金共披露转债持仓明显共计3042亿元,占转债总持有市值的96.1%。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单只转债市值较大的转债有:运机转债(79.1%)、家联转债(79.0%)、华亚转债(77.9%)等。
![]()
单只转债占单只基金仓位较大的有:兴业转债(21.4%)、青农转债(17.7%)、上银转债(16.5%)等。
![]()
基金持有单个转债存量占比的变化体现出基金对个券的增减持偏好。要求转债个券在季度内存量变化幅度在5%以内控制转股等因素对转债持仓的影响,整体来看,公募基金的底仓品种较为稀缺,对于50亿以上的大盘转债全部增持。
![]()
从行业和价格的角度来看,25Q3基金对TMT、电力设备、银行转债等持仓占比提升较多,食品饮料和公用事业转债持仓占比明显下滑。此外价格选择上趋向防守,150-170元价格区间转债持仓占比明显下滑,115-150元价格区间转债持仓占比明显提升。
![]()
4.风险提示
(1)本文数据取自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可能存在数据提取和统计误差。
(2)历史不代表未来,公募基金季报披露具有一定滞后性,不能反映最新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